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创新教育运行机制的当代建构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校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的必然形态。实施创新教育,要建构以创新教育理念为先导,以高校教师为主导,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组成要素的作用并使之协调运作,构建起高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作者
张静芳
机构地区
苏州职业大学
出处
《前沿》
CSSCI
2008年第3期44-47,共4页
Forward Position
关键词
高校创新教育
运行机制
当代建构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6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5
参考文献
4
1
C·W·莫里斯.开放的自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
叶平.创新教育解析[J].新华文摘,2000,(3).
3
刘克利.高校必须成为高等教育创新的主体[N].光明日 报,2003—07-03.
4
赵中建.
美国80年代以来教师教育发展政策述评[J]
.全球教育展望,2001,30(9):72-78.
被引量:84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马骥雄.美国教育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
国家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二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3
石芳华.
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认定制度及其启示[J]
.上海教育,2001(10):58-61.
被引量:4
4
赵慧.
从专业发展学校看美国教师教育改革[J]
.全球教育展望,2001,30(7):17-22.
被引量:72
共引文献
96
1
朱欣欣,陈凡.
美国新任教师教学知识和能力考试体系的分析及启示[J]
.教师教育研究,2006,18(6):77-80.
被引量:9
2
张智芳,张幸林,张宁蓉.
榆林市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质调查结果分析与改进建议[J]
.榆林学院学报,2005,15(5):57-59.
3
程家福,金林祥.
美国普瑞克西斯考试体系对我国教师资格认定的借鉴——基于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的视角[J]
.现代教育论丛,2008(5):87-91.
被引量:11
4
王健.
关于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22(1):53-57.
被引量:6
5
张正之,何美珑.
发展型教师的基本特征与培养[J]
.全球教育展望,2004,33(8):57-60.
被引量:10
6
周红安,郑颖.
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探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9):30-33.
被引量:2
7
赵立芹.
与时代同步的美国教师教育改革[J]
.基础教育参考,2004(9):23-24.
8
蔡慧琴.
论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6(1):49-51.
被引量:3
9
戴伯军,沈胜娟,许劲松.
浅谈专家治校[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1):27-28.
被引量:6
10
韩清林.
积极推动师范教育转型 构建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J]
.教育研究,2003,24(3):54-60.
被引量:39
同被引文献
43
1
姚则东,潜玉虎.
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思考[J]
.高教与经济,2006,19(2):25-27.
被引量:22
2
陆秋林.
论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1):5-9.
被引量:1
3
陈建中,赵剑曦,黄长沧,林树坤,高绍康,李荣华.
以科研训练为主线培养研究型人才[J]
.中国大学教学,2005(5):30-32.
被引量:41
4
王林,彭军武,陶伍建.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测试指标的可行性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2):256-258.
被引量:30
5
朱玉芳.
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学校体育的应对[J]
.体育学刊,2006,13(3):141-144.
被引量:140
6
王湧涛,何悦,陈定炫.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选测项目评分等级的差异性分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6):98-100.
被引量:1
7
赵文华,程莹,陈丽璘,刘念才.
美国促进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借鉴[J]
.中国高等教育,2007(1):61-63.
被引量:45
8
侯慧君.
增强大学创新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J]
.中国高等教育,2007(3):72-73.
被引量:22
9
樊世清,于泽,朱学义,胡琼,董靖.
加强大学生科研训练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J]
.煤炭经济研究,2007(1):75-76.
被引量:23
10
李巍.
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发展[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4):162-16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8
1
杭涛.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研究与思考[J]
.文教资料,2009(23):212-214.
被引量:16
2
姚鑫.
贵州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10,37(4):697-699.
被引量:9
3
林国威,苏爱华,吴建宇.
激活核心动力 培育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J]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9):10-11.
4
吕刚.
高校创新教育机制的构成要素探析[J]
.经济师,2012(6):115-116.
5
吕刚.
高校创新教育机制建构探析[J]
.中国科技信息,2012(15):174-174.
被引量:1
6
宋梅,井宝莹.
浅论科研训练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国市场,2015(6):141-142.
被引量:6
7
张海波,孟旭.
切实重视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训练与打造创新型医学高水平人才队伍[J]
.中国医药,2015,10(12):1865-1867.
被引量:3
8
李腾飞.
高校创新教育运行机制的探讨[J]
.科技资讯,2016,14(10):93-93.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李善妮,丁乃峥.
浅谈对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2):63-65.
被引量:5
2
刘建辉,杜少杰.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
.中国科技纵横,2010(10):122-122.
3
闫茂华,道靖,王传斌.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评价与思考[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4):54-57.
被引量:16
4
肖文,沈明,汪光鲁.
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研究[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2(6):150-150.
被引量:2
5
杨双燕,吕敏.
高职学生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及促进策略[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143-145.
被引量:6
6
王玉林,杜建华.
依托结构设计大赛促进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J]
.中国科技信息,2013(1):152-152.
被引量:14
7
张西良,李伯全,潘海彬.
创新学分制与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J]
.高校教育管理,2013,7(1):102-106.
被引量:31
8
鄢志丹,王宇红,廖明燕.
基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创新实验室建设[J]
.实验室科学,2013,16(4):98-100.
被引量:19
9
景丽萍.
我国技工院校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与干预对策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13,35(6):103-105.
被引量:4
10
张锋,张爱红,刘春芬.
以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为平台,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
.学园,2013(28):18-20.
1
王超联.
刍议高等数学中研究性教学的建构[J]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4(3):53-55.
被引量:6
2
王东.
《学记》里的教育思想[J]
.美文(青春写作),2016,0(7):48-49.
3
王学忠.
浅析如何活跃体育课堂气氛[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2):27-27.
4
刘丽敏.
微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功能与优势[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6):98-100.
被引量:3
5
袁维新.
科学概念的建构性教学模式与策略探析[J]
.教育科学,2007,23(1):24-28.
被引量:37
6
冯建军.
公民教育目标的当代建构[J]
.素质教育大参考,2011(16):56-60.
7
姚璐.
浅析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J]
.经济视野,2013(9).
8
衣树羽,张启忠.
从整体上构建素质教育体系[J]
.教育探索,1996(2):10-12.
9
胡光辉.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体育课堂教学[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3(18):27-27.
10
吴晓.
研究生师生关系良性互动格局的当代建构[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1(9):70-71.
被引量:2
前沿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