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培两优8007
被引量:
4
Peiliangyou 8007,a New Late-cropping Two-line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培两优8007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两系不育系培矮64S与自选恢复系R8007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2007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作者
占小登
曹立勇
程式华
吴伟民
周正平
机构地区
中国水稻研究所
出处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87,共3页
Hybrid Rice
基金
国家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1A01)
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6D70002)
中国农科院院所长基金项目
国家基金专项(30623006)
关键词
两系杂交晚稻
培两优8007
选育
分类号
S334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S338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3
1
周强,涂军明,王欢,张金林,王万福,黄岭,张厚壁.
优质高产中熟晚杂新组合金优38的选育[J]
.湖北农业科学,2004,43(4):38-39.
被引量:9
2
陈立云,唐文邦,刘国华,邓化冰,陈势,雷东阳,张桂莲.
高产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陆两优996的选育[J]
.杂交水稻,2006,21(2):24-26.
被引量:35
3
汤爱芝,鲍征,程叶青.
杂交晚稻新组合青优1号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27-5227.
被引量:13
4
林碧英.
邵武直播稻栽培技术推广现状与前景展望[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630-1630.
被引量:9
5
况浩池,曾正明,罗俊涛,陈光珍,杨扬.
超级杂交稻新组合II优602经济性状及产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832-3833.
被引量:6
6
况浩池,曾正明,刘国民,文绍山,罗俊涛,陈光珍,杨扬.
杂交稻新组合K优860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157-4157.
被引量:11
7
吴明奎,王金顺,王淑芬,任正午.
晚粳糯稻新品种黄糯2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482-9482.
被引量:13
8
郑乐娅,吴敬德,余行道,朱学桂,张瑛,童继平,佘德红.
皖稻9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496-9496.
被引量:6
9
袁永强,王勇斌,周多玲,张胜.
三系杂交水稻庐优87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7,24(10):5-5.
被引量:1
10
潘雪梅.
杂交水稻天优216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7,24(11):1-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苏少红.
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
.农技服务,2008,25(6):1-2.
被引量:9
2
梁昌成.
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龙优268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8,25(6):3-3.
被引量:3
3
涂军明,王欢,周强,梅凯华,高正刚,孙伟,张金林,吕锐玲,陈蔚.
杂交晚稻天丰优134栽培与制种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0):150-150.
被引量:2
4
刘伯山,陈桃松,郭三红,朱韬,黄德胜,王金华,吴国锋,陈雪莲,李海燕.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晚籼培两优8007制种技术初探[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0):154-155.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杨平,邹国兴,彭志勤,陈春莲,黄永萍,吴延寿,尹建华,舒金贵.
晚稻优质组合中9优3385的选育与应用[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2):14-16.
2
付爱斌,胡正祥,王巩集.
湘晚籼13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9,26(4):1-2.
被引量:1
3
林正彬.
早造博优253的制种技术[J]
.农技服务,2009,26(7):6-7.
被引量:1
4
颜满莲,蔡耀辉,张志奖,李瑶,颜龙安,毛凌华,李永辉,聂元元.
杂交晚籼新组合荣丰优868的选育及应用[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6):8-10.
被引量:2
5
沈光辉,申关望,霍二伟,郭桂英,徐士库.
超级杂交稻Ⅱ优68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7):132-132.
6
杨杰.
水稻高产抛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13,30(4):316-316.
被引量:1
7
王成忠,刘志全.
水稻栽培技术要点[J]
.吉林农业,2016(7):54-54.
被引量:4
8
谭光华.
水稻栽培技术及其种植效益的措施[J]
.农技服务,2018,35(8):16-16.
9
马云.
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2016(24):187-187.
被引量:12
10
潘丰.
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
.农业与技术,2017,37(8):135-135.
被引量:6
1
刘朝友,徐叔云,苏宏泰,夏妍枝,黄志农,马国辉.
优质两系杂交晚稻两优288在湘北地区的表现及组装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稻米,1997,3(3):16-18.
2
彭伟正,易卫平,彭选明,庞伯良,谢洪科,邓波,易靖超.
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C两优26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2014(3):13-15.
被引量:5
3
肖松柏.
两系杂交晚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J]
.湖南农业科学,1998(2):23-24.
4
刘跃清,张红林,刘海平,钟晓英,谢丽芳,黎晓宇,张璞,李德悦,张瑞祥.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田两优31[J]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6):54-55.
5
刘建丰,康春林,肖层林,陈立云,唐文邦.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两优余红的选育[J]
.杂交水稻,2000,15(S2):22-23.
被引量:2
6
刘建丰,康春林,肖层林,陈立云,唐文邦.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两优余红的选育[J]
.杂交水稻,1998,13(4):9-10.
被引量:3
7
杨青如,吴小燕,熊国新,袁腊梅,肖叶青,陈大洲.
优质两系杂交水稻宜S晚2号高产制种技术[J]
.杂交水稻,2009,24(6):23-24.
被引量:1
8
李云,鄢祖林,康淮,余厚理,曾兆丰.
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淦两优602”[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9):116-116.
9
汤国华,谢红军,周飞捷,朱明东,肖燕,符慧荣,凌春强,余应弘.
两系中熟杂交晚籼新组合玖两优3号[J]
.杂交水稻,2016,31(1):80-81.
被引量:1
10
徐国环,何长水.
两系杂交晚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农业科技通讯,1998(7):4-5.
被引量:1
杂交水稻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