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意识形态与人的主体性建构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意识形态与人的主体性生成密切相关。通过意识形态霸权的禁忌,通过意识形态教化的灌输,社会塑造了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主体"。意识形态通过身份建构、语言教化和"主义"话语建构人的主体性。
作者
宋剑
机构地区
南方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2期16-18,共3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意识形态
主体性
建构
分类号
B036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96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12
1
陈越.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
J.费斯克,汪民安.
英国文化研究和电视(上)[J]
.世界电影,2000(4):74-97.
被引量:4
3
[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M].张卫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
[澳大利亚]安德鲁·文森特,袁久红.现代政治意识形态[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6
俞吾金.
从抽象认识论到意识形态批判[J]
.天津社会科学,1995(5):9-12.
被引量:12
7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8
[法]吉尔·利波维茨基.空虚时代——论当代个人主义[M].方仁杰,倪复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
徐长福.
“主义”三元素:价值、道理、方案——对人文社会学说性质的审查[J]
.求是学刊,2002,29(3):19-25.
被引量:5
10
徐长福.
是、应该与做——对解释世界、规范世界与改变世界诸问题的形上离析[J]
.哲学动态,2001(10):6-9.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96
1
汪行福.
“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哲学”——俞吾金命题及其意义[J]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24(1):3-40.
2
蔡建东.
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若干问题的探讨[J]
.开放教育研究,2008,14(2):55-58.
被引量:3
3
宋剑.
意识形态与主体的生成[J]
.理论月刊,2008(12):45-47.
被引量:3
4
郁建兴.
在科学与意识形态之间——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合法性问题[J]
.哲学研究,2004(9):3-10.
被引量:18
5
孙根年.
事-物-人“三理和谐”与复杂地理问题研究[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13-16.
被引量:9
6
乔秀梅.
教育评价的哲学思想和数学极限思想[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2):63-64.
被引量:2
7
金纬亘.
代议民主与直接民主相结合的新民主诉求——西方生态主义基层民主观探析[J]
.社会科学家,2006,21(3):53-56.
被引量:6
8
苏榕娜.
论“尊重的教育”[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0(3):90-93.
9
李召存.
反思知识教学的认识论基础[J]
.全球教育展望,2006,35(11):17-21.
被引量:6
10
李长吉.
教学论研究中的问题与主义[J]
.课程.教材.教法,2006,26(11):23-2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5
1
朱虹.
打工妹的城市社会化——一项关于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经验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41(6):52-57.
被引量:33
2
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
.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被引量:1562
3
徐小洪.
当代中国产业工人的阶级意识问题研究[J]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6,21(1):4-9.
被引量:8
4
沈原.
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J]
.社会学研究,2006(2):13-36.
被引量:363
5
吴玉军,宁克平.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城市认同困境[J]
.浙江社会科学,2007(4):127-132.
被引量:39
6
德赖弗斯 张超建(译).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271.
7
苏黛瑞.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王春光,单丽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8
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9
Peirce Bonny Norton. Social Identity, Investment, and Language Learning. TESOL Quarterly. 1995, 29 (1) (Spring) : 9 -31.
10
Tajfel, H..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behavior.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1974(13) :65 -93.
引证文献
4
1
陈晨.
来粤务工青年城市融入的路径分析:基于语言认同的视角[J]
.青年探索,2012(4):37-42.
2
陈晨.
新生代农民工主体性建构:语言认同的视角[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101-108.
被引量:12
3
李力.
从意识的内部建构性来探究人的主体性来源的尝试[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34):107-108.
4
阳甜甜,吴兆雪.
基于人的主体性视角“正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36(6):21-24.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付义荣.
中国农村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及理论思考[J]
.语言文字应用,2021(3):17-29.
被引量:17
2
彭帆,赵宬斐.
试论农民工主体性的建构——基于符号语言变迁的思考[J]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3(5):35-38.
3
张斌华.
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语言使用、态度及认同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2016(3):30-39.
被引量:21
4
葛俊丽.
城市新移民语言研究的现状及问题[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3):355-360.
被引量:4
5
姜杉,汪雯.
普通话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分析——基于甘肃省360农户的调查[J]
.人力资源管理,2017(4):256-258.
被引量:8
6
邱济芳,聂伟.
方言技能对进城农民落户意愿的影响机制——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3):53-59.
被引量:17
7
周同燕.
走向实在的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语言使用与社会认同》简评[J]
.语文学刊,2018,38(3):101-108.
8
杨明婉,张苇锟,颜梁柱.
方言能力、社会资本与流动人口借贷行为[J]
.新疆农垦经济,2019(4):72-79.
9
刘风,葛启隆.
流动人口主体性的生成逻辑——基于广东省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换届选举的调查[J]
.社会工作,2019,0(4):85-94.
被引量:2
10
刘畅.
“打工诗人”的文学活动与社会适应[J]
.社会学研究,2019,0(6):115-138.
被引量:6
1
李少威.
今天是谁在塑造我们的人生观?[J]
.南风窗,2017,0(5):90-92.
2
宋剑.
意识形态与主体的生成[J]
.理论月刊,2008(12):45-47.
被引量:3
3
刘建明,张国胜.
理想人格的制度环境及其社会塑造[J]
.科学社会主义,2008(6):87-90.
被引量:2
4
张全新.
哲学何以成为可能[J]
.理论学刊,1999(3):88-93.
被引量:3
5
尚文华.
道德与政治的分野与互动[J]
.哲学研究,2017(2):86-94.
被引量:2
6
郭凤志.
人性:社会塑造与主体选择的统一[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47-51.
被引量:13
7
范增.
网络空间的主体建构与美学狂欢[J]
.青年文学家,2014,0(1Z):159-159.
8
史智忠.
社会进步塑造完美人生[J]
.统计与信息论坛,1992,7(1):57-61.
9
任剑涛.
“红儒”与“原儒”:马克思主义与儒家的关系[J]
.江海学刊,2016(2):60-73.
被引量:3
10
杨雄威.
教民敌对身份建构与晚清民教畛域[J]
.宗教学研究,2013(4):220-226.
被引量:1
湖北社会科学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