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掩饰 隐瞒赃物罪疑难问题研究——以《刑法修正案(六)》为视角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掩饰、隐瞒赃物罪作为妨害司法罪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因此该罪犯罪对象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复杂化。有必要结合该罪的本质特性对其做深入的探讨。根据《刑法修正案(六)》第19条的相关规定,掩饰、隐瞒赃物罪的犯罪对象是指应当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犯罪行为所得以及产生的蕴涵犯罪所得价值的收益。其表现形式包括动产、不动产以及有形的财产性利益。
作者 李小涛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3-45,共3页 Journal of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共引文献11

同被引文献13

  • 1汪泽.民法上的善意、恶意及其运用[J].河北法学,1996,14(1):7-12. 被引量:48
  • 2肖中华,李章岐.赃物犯罪若干问题研究[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6,21(5):125-128. 被引量:6
  • 3[日]山口厚,王昭武,译.刑法各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54.
  • 4李永熙.泛论我国刑法上之赃物罪[A].蔡墩铭.刑法分则论文选辑(下册)[C].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236.
  • 5胡保军,熊联彬.如何理解"赃物"的含义及范围[N].检察日报,2005-05-30(4).
  • 6[日]大蟓仁.刑法各论[M].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35.
  • 7林山田.刑法特论(上册)侵害个人法益之犯罪[M].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77:402.
  • 8高秀东.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修正及疑难问题探析[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1728.
  • 9张阳.谈刑法中的赃物问题[J].人民检察,2008(5):52-54. 被引量:1
  • 10杨金彪.赃物罪中犯罪所得物赃物性质的丧失[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3):50-5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