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泌酸功能关系分析
被引量: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泌酸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口服镁呼氢实验。结果:虚证为主患者中胃酸分泌下降;肝胃气滞、肝胃郁热型为主患者胃酸分泌较高。结论:胃泌酸功能与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关系。
作者
韩立民
机构地区
赣南医学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3期539-540,共2页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GZY0533)
关键词
胃脘痛
中医辨证
胃泌酸
分类号
R256.3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72
参考文献
6
1
[2]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慢性胃炎分类原则[S].2003.
2
[3]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慢性胃炎内镜分型原则[S].2003.
3
田德禄.中医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69-279.
4
王承党.
胃肠激素对胃运动和排空的调节作用[J]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5,15(2):77-80.
被引量:21
5
[4]刘明芝.中医药统计学[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0.
6
朱敏恒,刘清华,张新生,胡艳丽.
中药治疗胃溃疡机理的研究进展及其意义探讨[J]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2004,32(1):59-6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张华雄,孙影,赵传昌,车启超,丁学荣,李雪岩,徐广有.
急性应激性溃疡模型的实验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1992,13(1):5-7.
被引量:5
2
李西宽,张殿增,赵东科.
胃康泰对急性实验性胃损伤的影响[J]
.西北药学杂志,1993,8(3):119-121.
被引量:1
3
鄢顺琴,凤良元,苏英豪,陈向涛,许家林.
胃痛灵保护胃粘膜作用及对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10):612-614.
被引量:47
4
张志军.
汉方药对化合物48/80引起胃粘膜损害的抑制效果[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5,17(4):10-12.
被引量:13
5
杨倩,戴晓玲.
抗溃疡中药粘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1995,17(3):48-48.
被引量:2
6
陈珏,许衡钧,朱秀华.
蜂花粉抗胃溃疡的药理研究[J]
.中草药,1989,20(1):27-28.
被引量:5
7
Okabe S. Effect of cimetidine,a histamine h2-receptor antagonist on vavious experimentl gastric and dersdenal ulcers[J]. Amer J.Digest Dis, 1997;19(12):418
8
马岩.胃灵片抗胃溃疡的实验研究[J].兵团医学,1997,10(4):212-212.
9
刘国卿.维拉帕米对大鼠胃溃疡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89,18(5):281-281.
10
孙小波.酸性多米糖部分BR—2对急性胃溃疡的药理研究[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1,18(1):39-39.
共引文献
26
1
郭勇义,姬爱冬.
妊娠安胃汤对妊娠呕吐患者胃肠道动力影响的临床研究[J]
.吉林中医药,2009,29(2):116-117.
被引量:1
2
郭蓉娟,王颖辉,韩刚,黄育玲,陈志刚,裴清华,孟繁兴,林参,马丽珍,王乐,曲淼.
广泛性焦虑症的中医症状学调研[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6,13(5):1-7.
被引量:46
3
柏玉举,肖冬英,杨高燕,孙安盛,王家辉.
半夏茯苓胶囊对化疗呕吐家鸽胃肠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J]
.四川中医,2007,25(7):12-13.
被引量:12
4
王继合,董秀坤,李彩荣.
半夏泻心汤与血清胃动素、胃泌素相关性研究[J]
.临床荟萃,2007,22(18):1348-1349.
被引量:7
5
韩立民,张小萍.
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肠运动障碍的关系分析[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27(4):497-499.
被引量:7
6
顾宇春,陈德珍.
中药复方慎柔养真汤中血管活性肠肽的探讨[J]
.新消化病学杂志,1997,5(3):158-159.
被引量:8
7
韩立民,张小萍.
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动素的关系分析[J]
.四川中医,2007,25(11):34-35.
被引量:1
8
韩立民.
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HP感染的关系分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90-91.
被引量:15
9
鹿勇,石晓峰.
胃动素的发现及与消化系统的关系[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8(2):74-76.
10
张清琴,柏玉举.
半夏茯苓胶囊对化疗呕吐家鸽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J]
.现代肿瘤医学,2008,16(8):1290-129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0
1
朱强,彭海燕,王立春.
胃脘痛的中医辨证和B超表现[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z1).
被引量:3
2
李平,薛红仙,周国华,冷明芳,姚晓宁,高慧文.
消化性溃疡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
.临床军医杂志,2000,28(1):44-46.
被引量:18
3
赵雪莹,柴剑波,李冀.
影像检查与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的相关性研究综述[J]
.中医药学报,2011,39(3):93-94.
被引量:7
4
董明国,魏喜保.
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液微量元素 前列腺素E_2及IgG的关系[J]
.辽宁中医杂志,1993,20(8):1-3.
被引量:5
5
陈朝元,王岩,刘臣璋,郑健,林瑜,张芸,郑建洵.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与血浆促胃泌素及生长抑素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13(1):20-22.
被引量:10
6
胡补菊,柴可夫.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微量元素与中医辨证关系[J]
.实用中医药杂志,1993,9(2):19-20.
被引量:2
7
董明国.
消化性溃疡脾虚证胃液微量元素、前列腺素E_2及IgG的变化[J]
.浙江中医杂志,1994,29(12):557-558.
被引量:6
8
吴文尧,张友安,王敏,马黔,宋玲,胡敏麟,郑洪喜.
胃脘痛患者胃镜诊断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6,4(2):72-75.
被引量:7
9
劳立俊,李桂贤(指导).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
.山西中医,2006,22(3):60-62.
被引量:4
10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
.胃肠病学,2006,11(11):674-684.
被引量:835
引证文献
17
1
李健.
疏肝健胃汤治疗胃脘痛150例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S1):284-284.
2
黄加元.
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72例临床分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2):112-112.
被引量:3
3
李秀.
从中医辨证初探职业消防员多发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5):178-179.
4
郭锦禧.
浅谈胃脘痛的中医临床辨证治疗[J]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2):92-93.
被引量:14
5
吕俊芳.
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8):140-141.
被引量:11
6
赵雪莹,柴剑波,高彦宇,李冀.
中医证型客观化之消化性溃疡研究初探[J]
.中医药信息,2011,28(4):1-2.
被引量:5
7
邓志洪,舒宏,丁春.
浅析胃脘痛的辨病辨证诊断[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3):44-45.
被引量:4
8
王辉.
中医辨证论治胃脘痛临床疗效分析[J]
.光明中医,2012,27(10):2006-2007.
被引量:17
9
倪红枫.
健脾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5):32-33.
被引量:4
10
季艳华.
中医药分型治疗胃脘痛45例[J]
.药物与人,2014,27(8):172-172.
二级引证文献
72
1
张志芳,李永乐,翟双庆,董秋梅.
米子良道术结合的诊疗模式探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8):74-77.
2
陈有明.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与预防癌变的临床研究[J]
.中医药学报,2011,39(5):109-111.
被引量:46
3
吕文波.
胃痛的中医辨证治疗初探[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1):221-221.
被引量:2
4
杨士元.
胃脘痛的中医药辨证论治研究进展[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17-18.
被引量:8
5
张明艳.
胃脘痛辨证施治的探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4):126-127.
被引量:5
6
曹举,李军梅.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临床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2,9(21):160-160.
被引量:1
7
樊幼林,曾宏,唐茂清.
上消化道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J]
.西部医学,2012,24(10):1946-1947.
被引量:6
8
赵泽英,关春芳.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8):617-618.
被引量:6
9
黄振鹏,梁仲惠.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9):106-108.
被引量:10
10
高尚社.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治疗慢性胃炎验案赏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7):6-8.
被引量:2
1
王平,陈丰.
丹参和延胡索对胃粘膜血流量及胃泌酸功能的影响[J]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15(6):24-26.
被引量:4
2
葛惠男,任光荣.
慢性胃病中医实验研究进展[J]
.江苏中医,1992,13(1):40-42.
3
李毓,王建华,劳绍贤,陈蔚文.
延胡索和延胡索乙素对大鼠胃泌酸的抑制作用[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1,2(Z1):45-48.
被引量:4
4
任平,黄熙,张航向,黄裕新,杨喜忠,赵保民,赵艳玲.
脾气虚证患者胃泌酸、胃肠运动和胃肠电活动的变化[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3):726-729.
被引量:13
5
廖承济,杨春波,张恩平,唐福康.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泌酸功能的关系[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3,3(4):199-201.
被引量:1
6
皇甫照,郑家驹,王毓明,竺霞霜,李明珍.
胃泌酸功能测定及其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J]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2,2(4):304-306.
7
程言亮,贾恒明,王峰,刘敏,林秋,钱厚海.
归芪胃友胶囊抑酸试验(一)——对动物离体胃泌酸的抑制作用[J]
.空军总医院学报,1997,13(1):19-20.
被引量:1
8
孙维峰,孙桂华,陶卫萍,李群,杨晓红.
慢性胃炎不同证型患者胃泌酸功能及胃电频率谱的变化[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2,9(2):86-88.
9
李恩复,秦国英,赵冬立,胡冬菊,车建平,刘影,闫晟玺.
谷神冲剂对胃泌酸功能及癌胚抗原影响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5):45-46.
10
李荣华,王士昌,遇俊清,丁明发,董建琪,冯忠军.
中药胃病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J]
.华人消化杂志,1998,6(11):951-954.
被引量:5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