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输配水管道附生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附生在输配水管道内壁的生物膜是使管网水质下降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介绍了有关管道附生生物膜的形成动态、生物和物理特征及环境条件对生物膜的影响。
作者
罗岳平
邱振华
李宁
机构地区
长沙市自来水公司
出处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56-59,共4页
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
关键词
供水
水质
生物膜
管道
防护
分类号
TU991.38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68
1
张晓健,鲁巍.
余氯量与AOC含量对配水管网管壁生物膜生长的影响[J]
.中国给水排水,2006,22(z1):58-61.
被引量:4
2
李爽,张晓健.
给水管壁生物膜的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给水排水,2003,19(z1):49-52.
被引量:23
3
卢会霞,屈撑囤,卜绍峰.
中原油田注入水腐蚀因素及控制研究[J]
.腐蚀与防护,2004,25(6):263-266.
被引量:8
4
岳舜琳.
城市供水水质问题[J]
.中国给水排水,1997,13(S1):35-38.
被引量:19
5
童祯恭.
管网水质二次污染剖析[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21(4):45-48.
被引量:13
6
鲁巍,王云,张晓健.
饮用水中几种细菌计数方法的比较[J]
.环境科学,2004,25(4):167-169.
被引量:19
7
鲁巍,王云,张晓健.
BAR反应器中生物膜的分离及定量[J]
.中国给水排水,2005,21(2):91-94.
被引量:14
8
赵新华,吴卿,尤作亮,董丽华.
配水管网饮用水微生物学水质研究[J]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5,38(5):411-415.
被引量:16
9
谢家仪,董光军,刘振英.
扫描电镜的微生物样品制备方法[J]
.电子显微学报,2005,24(4):440-440.
被引量:126
10
彭永臻,高守有.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污水处理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9):1143-1147.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8
1
罗昊进,谭立国.
城市供水管网选材与水质污染分析[J]
.净水技术,2005,24(6):68-70.
被引量:13
2
常魁,李娜娜,高金良,袁一星.
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给水管网生物膜研究[J]
.城镇供水,2008(2):44-46.
被引量:2
3
闫大壮,刘杰,杨培岭.
滴头堵塞诱发过程及其可控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4):39-41.
被引量:13
4
任瑛,石宏志,王峰慧,王旭冕.
城市供水管网冲洗水水质变化特征与控制[J]
.供水技术,2012,6(2):30-33.
被引量:2
5
潘新建,朱立明,王金玉,单巧利,张超,种法国,樊鹏军.
高矿化度油田采出水危害性分析[J]
.油气田环境保护,2013,23(2):10-13.
被引量:11
6
黄佳佳,柳景青,王薇,陈婷婷,胡宝兰,刘轲.
实际供水管网管材和余氯浓度对生物膜的影响[J]
.科技通报,2014,30(9):216-222.
被引量:3
7
张逸夫,唐艳艳,彭宏熙,彭悦,邬建敏,柳景青.
光电在线监测供水管道生物膜生长与脱落研究[J]
.科技通报,2019,0(10):176-180.
8
袁志彬,王占生.
城市供水管网水质污染的防治研究[J]
.天津建设科技,2003,13(2):30-31.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49
1
刘璐,牛文全.
滴灌灌水器流道堵塞及防治研究进展[J]
.农机化研究,2012,34(4):13-18.
被引量:17
2
罗昊进,谭立国.
城市供水管网选材与水质污染分析[J]
.净水技术,2005,24(6):68-70.
被引量:13
3
张晓健,牛璋彬.
给水管网中铁稳定性问题及其研究进展[J]
.中国给水排水,2006,22(2):13-16.
被引量:41
4
牛璋彬,王洋,张晓健,何文杰,韩宏大,阴沛军.
某市给水管网中铁释放现象影响因素与控制对策分析[J]
.环境科学,2006,27(2):310-314.
被引量:19
5
陈明吉.
城市供水管网水质二次污染与防治对策[J]
.净水技术,2008,27(5):5-9.
被引量:37
6
林生,程晓如.
供水系统二次污染的原因与控制方法[J]
.净水技术,2008,27(6):24-29.
被引量:26
7
于志前,陈吉升.
城市饮用水安全及对策研究——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6):5-9.
被引量:5
8
王洋,张晓健,陈雨乔,陆品品,陈超.
给水管网管壁铁细菌生长特性模拟及控制对策研究[J]
.环境科学,2009,30(11):3293-3299.
被引量:17
9
袁鑫.
浅谈给水管网的二次污染[J]
.山西建筑,2010(2):200-201.
被引量:2
10
滕万莉.
供水管网中管材的选用[J]
.发展,2010(3):102-102.
1
邱德宝.
城市给水输配水管道技术的现状与当代水平[J]
.机械给排水,1996(4):25-25.
2
张国勤.
大口径输配水管道管材的选择[J]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7(1):80-81.
被引量:1
3
李建锋.
乡镇供水输配水管道设计中的若干问题[J]
.江西水利科技,2000,26(1):29-31.
被引量:3
4
高强,王春丽.
乡镇输配水管道设计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64-64.
被引量:5
5
贾俊松,詹健,李都望,栾岚.
影响和防治输配水管道上生物膜的研究[J]
.江西化工,2005,21(2):5-8.
被引量:3
6
凌伟志.
浅析农村饮水安全设计[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4(17):145-145.
7
顾清泉,陈云波,胡宜国.
浅谈供水工程常见问题[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03,31(2):135-135.
8
马玉梅.
浅谈对农村供水工程的设计体会[J]
.引进与咨询,2006(5):20-21.
9
张湛军,孙曼迪.
硬聚氯乙烯输配水管道系统故障及其防治[J]
.西南给排水,1995(4):22-26.
10
水工.
安徽铜陵市计划建设第四水厂[J]
.给水排水,2004,30(12):85-85.
给水排水
199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