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安徽农村五保供养问题与思考——基于七县(区)五保户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五保供养制度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具有显著中国特色的弱势群体保障制度。自建国初期建立到现在,历经制度变迁,依然焕发勃勃生机。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免征农业税后的安徽农村五保户供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了五保供养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作者
程广华
机构地区
皖西学院
出处
《统计教育》
2008年第1期42-44,共3页
Statistical education
基金
皖西学院研究性学习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安徽省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调查与思考>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五保供养
免征农业税
供养模式
建议
分类号
F842 [经济管理—保险]
U653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9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1
辛瑞萍.
试论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J]
.社科纵横,2006,21(7):100-102.
被引量:9
2
邱红杰.农村老人养老将有敬老院[J]农村新技术,2006(06).
3
焦亚波.
关于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的探讨[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12(3):61-66.
被引量:9
4
杨团,张时飞.
当前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
.江苏社会科学,2004(3):217-223.
被引量:31
5
洪大用,房莉杰,邱晓庆.
困境与出路:后集体时代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研究[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1):49-56.
被引量:61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金双秋,李少虹.
创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新思维[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0(4):9-12.
被引量:4
2
张廷登.
广西农村五保供养方式的创新之举[J]
.中国民政,2004(3):22-23.
被引量:3
3
本刊编辑部,朱勇,黄元龙,陈建义.
农村五保供养的重大突破——浙江省农村五保户将基本实现集中供养[J]
.中国民政,2004(12):4-11.
被引量:3
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2年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2(14):6-7.
被引量:3
5
民政部救灾救济司编.《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调研手册》[Z].,(2003)..
6
梁朋.《如何化解县乡财政困难》[N].[北京]《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9月30日.
7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1994—01—28:(3).
8
民政部.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Z].http:// www.inca.gov.cn/laws/guizhangl3.html,.
9
吴湘韩.税费改革别忘了五保户[N].中国青年报,2003—04—28.
10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关于开展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3]29号).浙江档案网http://www.zjda.gov.cn.
共引文献
89
1
齐鹏,李学迎.
农村五保老人分散供养综合型保障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山东欠发达县市区的调查研究[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20(2):193-212.
2
高鉴国,黄智雄.
中国农村五保救助制度的特征——兼论国家与社区的关系[J]
.社会科学,2007(6):64-71.
被引量:25
3
杨小静.
以农村社会政策促进城乡一体化[J]
.绥化学院学报,2008,28(4):13-15.
4
曾庆福.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思考[J]
.魅力中国,2009,0(27):135-136.
5
洪大用.
完善社会救助,促进社会和谐[J]
.教学与研究,2004(12):18-23.
被引量:22
6
杨生勇,徐晓军.
农村孤儿的成因及其现状分析——以武汉市郊李集镇、山坡镇义务教育阶段的孤儿为例[J]
.青年研究,2005(6):25-30.
被引量:8
7
刘纯明.
重庆市农村弱势群体的群体特质与社会救助体系研究[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3):27-32.
被引量:2
8
公维才.
我国农村“五保”老人供养的困境与出路[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6-58.
被引量:10
9
王军锋,王旭东.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救助困境及消解对策——甘肃省的实证分析[J]
.农村经济,2006(5):61-64.
被引量:5
10
焦亚波.
关于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的探讨[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12(3):61-66.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3
1
公维才.
我国农村“五保”老人供养的困境与出路[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6-58.
被引量:10
2
季晓玮.
如何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J]
.农村农业农民,2006(4):30-30.
被引量:1
3
焦亚波.
关于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的探讨[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12(3):61-66.
被引量:9
4
李瑞德.
一项关于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实证研究——以闽北地区为例[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13(1):63-72.
被引量: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ttp://cws.mca.gov.cn/article/tjbg/201006/20100600081422.shtml.
6
许敏,宋士云.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三次模式选择[J]
.农业经济,2007(12):6-7.
被引量:3
7
肖林生.
农村五保供养变迁的制度嵌入性分析[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5(3):62-67.
被引量:4
8
翟永兴.
论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变迁[J]
.中国集体经济,2010,0(7S):191-192.
被引量:2
9
顾昕,降薇.
五保供养工作困难的制度约束及改革设想[J]
.社会福利(实务版),2003(12):29-32.
被引量:2
10
洪大用,房莉杰,邱晓庆.
困境与出路:后集体时代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研究[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1):49-56.
被引量:61
引证文献
3
1
孙贵飞,李会,夏光兰.
提升农村五保老人生活水平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于安徽省长丰县五保老人的实证分析[J]
.现代农业,2009(1):79-81.
2
苗艳梅,何芸.
农村五保老人精神需求状况解析[J]
.兰州学刊,2010(9):93-97.
被引量:13
3
卜同欢,孙玲,郭睿,蔡忆君,赵海林.
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的社会支持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9,0(22):45-46.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杨庭.
论五保老人精神供养的缺失及对策——以江西省丰城市丽村敬老院为例[J]
.科教导刊,2014(11):173-175.
被引量:2
2
张红霞,韩旭峰,陆春丽.
需求视角下农村敬老院“五保”老人供养状况研究——以岔口驿敬老院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3):284-290.
被引量:11
3
罗艳,黎永亮.
个别怀缅对乡镇福利院老人自我形象、抑郁及幸福度的效果研究[J]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2017(1):164-180.
4
袁书华,王元元.
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对山东省LY县敬老院的调研[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3(4):126-132.
被引量:6
5
董玉青.
农村特困老人养老需求及社会养老资源现状研究基于郑州市H区的调查[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3):21-27.
被引量:4
6
王晗,凌文豪.
农村特困老人精神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郑州航空港区的实证调研[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37(1):63-66.
被引量:1
7
张笑笑.
集、散供养方式下特困老人的养老保障主体探究——基于航空港区288位老人的实证调查[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3):24-28.
8
戴玲艳.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农村敬老院转型发展研究——以江苏省启东市为例[J]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22):229-232.
被引量:1
9
侯姗姗,侯聪,宋杰,方晓风,曲桂玉.
积极老龄化视域下农村特困老人供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21,39(2):133-134.
被引量:3
10
陈璐.
从“断缘”到“结缘”:联结性视角下农村老年人精神慰藉的自组织实现——基于湖北省G村老年协会的案例研究[J]
.兰州学刊,2023(9):121-135.
被引量:2
1
河南:村官补贴政府发[J]
.农村财务会计,2005(4):9-9.
2
谭昌怡.
五保供养重在政策落实[J]
.社会福利(实务版),2006(2):41-42.
3
罗锐,谢圣远.
论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完善[J]
.社会保障研究,2011(3):107-112.
被引量:2
4
包罗.
美国目前实行哪种养老金供养模式?[J]
.中国老年,2015,0(20):48-48.
5
政策解释[J]
.新天地,2006,0(12):45-45.
6
陈育花.
赣州市将新农合制度与医疗救助制度紧密衔接[J]
.中国社会工作,2009(14):47-47.
7
潞城加快敬老院建设 不断提升五保供养水平[J]
.山西财税,2008(12):6-6.
8
林白.
你是一位民政人[J]
.社会工作,2009(19):9-9.
9
西安出台农村五保户供养办法[J]
.河南科技(乡村版),2007(8):16-16.
10
强国省.
对农业税附加使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财税与会计,2003(11):13-14.
统计教育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