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追踪误差系统的 H_∞优化控制理论在结构主动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受追踪误差系统 H_∞优化控制理论的启示,将这一理论转换并应用于结构主动控制系统中。在给定权函数条件下,求解最优控制器,以优化输出 y(通常为结构位移)和控制力的无穷大模。本文使用 MATLAB 软件和控制工具箱及鲁棒控制工具箱编程,使得最优控制的设计计算十分简单。这种优化控制理论在结构主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可能是国际上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
刘栋栋
机构地区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工程抗震》
1997年第2期32-35,40,共5页
Earthquake Resistant Engineering
关键词
工程振动
结构主动控制
优化控制
追踪误差系统
分类号
TB123 [理学—工程力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36
同被引文献
21
1
周锡元.
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策略的发展[J]
.工程抗震,1997(1):1-3.
被引量:14
2
刘季,孙作玉.
结构可变阻尼半主动控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7,17(2):92-97.
被引量:20
3
顾仲权等著.振动主动控制[M].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7
4
肖炽等编著.空间结构设计与施工[M].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3
5
(苏)科列涅夫(Коренев.Б.Г.),(苏)拉比诺维奇(Рабинович,И.М.)主编,沈聚敏等译.房屋与构筑物动力计算设计手册[M]. 科学出版社, 1990
6
Mahendra P S.Optimal seismic response control with dampers[].Earthquake Engineering aAnd Structural Dynamics.2001
7
杨蔚彪.
低周反复荷载下二阶摩擦减振控制支撑框架的试验研究[J]
.建筑科学,1997(4):3-7.
被引量:16
8
龙复兴,赵晓红.
土木工程结构最优控制问题的脉冲干扰法(PDM)[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7,17(4):88-93.
被引量:3
9
蔡丹绎,李爱群,程文禳.
调频液体阻尼器(TLD)的等效力学模型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8,18(1):80-87.
被引量:9
10
王代华,黄尚廉.
机敏/智能土建结构中的执行器——作用、原理及发展趋势[J]
.振动与冲击,1998,17(2):79-8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马成松,黎生南.
基于运动的结构设计[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172-173.
2
周锡元,阎维明,杨润林.
建筑结构的隔震、减振和振动控制[J]
.建筑结构学报,2002,23(2):2-12.
被引量:236
二级引证文献
236
1
赵春风,曾超,WITARTO W,MO Y L.
一维周期性基础的衰减域特性与隔震性能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20,41(S02):77-85.
被引量:6
2
祁润田.
某中学教学楼隔震设计[J]
.建筑结构,2022,52(S01):922-926.
3
刘畅,朱巍.
T形刚构桥基础隔震设计方法研究[J]
.中外公路,2021,41(S02):110-113.
被引量:1
4
富腾,王兴国,张馨园,葛楠.
任意曲面滑道变摩擦系数滚珠支座隔震体系效果分析[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21,43(2):46-53.
被引量:1
5
王伟宏,唐葭.
基于动力可靠性约束的基础隔震结构抗震优化控制设计研究[J]
.工业建筑,2006,36(z1):199-202.
6
商萍.
浅谈隔震建筑结构设计[J]
.科技资讯,2008,6(13):95-96.
7
林建芳.
国内外隔震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J]
.科技资讯,2008,6(20):2-3.
被引量:3
8
胡兆同,朱巍,刘健新.
场地条件对桥梁减震设计效果的影响[J]
.世界地震工程,2008,24(2):106-110.
被引量:1
9
王宁,李振宝.
隔震结构动力特性脉动测试与分析[J]
.工业建筑,2008,38(z1):373-378.
10
丁朝辉,何峥嵘,杨建洲.
高层建筑采用基础隔震技术的探讨[J]
.福建建筑,2008(11):23-24.
被引量:1
1
刘栋栋.
系统反应H∞优化控制理论在结构主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
.工程力学,1996,13(A01):738-746.
被引量:2
2
刘季,宋根由.
结构主动控制的实验研究[J]
.工程力学,1996,13(A01):543-547.
被引量:3
3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工程力学[J]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7,13(14):92-93.
4
吴卫国,王贵成,王志.
振动板辐射噪声的结构主动控制[J]
.振动与冲击,2006,25(5):10-13.
被引量:7
5
宋弘,胥宗骥,陈玉宏.
H_∞优化控制理论在振动控制系统中的仿真研究[J]
.四川轻化工学院学报,2001,14(3):14-19.
6
宋弘,胡莲君.
H_∞优化控制理论在振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2,27(4):96-99.
被引量:1
7
刘栋栋,李淑玉.
H_∞优化控制理论在半主动控制中的应用[J]
.世界地震工程,2003,19(3):110-116.
8
刘志峰,刘光复.
绿色制造系统模型及绿色制造工艺开发[J]
.机电一体化,1998,4(2):8-10.
被引量:8
9
盛严,王超,陈建斌,刘玉华.
结构滑模控制的一种指数趋近律方法[J]
.噪声与振动控制,2002,22(4):31-34.
被引量:8
10
龙复兴,张涛,龙旭.
主动控制力在被控结构上的最优位置[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2,35(5):5-8.
被引量:2
工程抗震
199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