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历史定位与文化心理分析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鸳蝴派小说是一种在民初共和语境下的追求个人感性解放的文学潮流,革命与言情对他们来说并不矛盾,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情爱乌托邦在共和时代具有了新的特色,那就是一种将情爱乌托邦付诸实践的诉求。爱情在鸳蝴派小说中具有一种超越性的精神意味,是作为精神信仰的替代物而出现的。鸳蝴派小说代表着一种审美主义的生存方式,它在文学史上的命运沉浮,与现代性文化的内在差异与张力有关。
作者 耿传明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0-156,共7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中国乌托邦小说研究"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07BZW05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郑逸梅.《梅庵谈荟》,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4页.
  • 2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589页.
  • 3西美尔.《现代性与末世论》,南宁: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第185页.
  • 4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严复诗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202页.
  • 5吴双热.《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90、491页.
  • 6Albrecht wellmer: the persistence of Modernity, Cambridge: MIT, 1991, P86-87.
  • 7雅斯贝尔斯.《存在与超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6年,第206,95页.
  • 8柳亚子.《南社纪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00页.

共引文献7

同被引文献59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