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大学生生态人格的缺失及其培育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生是思想开放、洞察力敏锐、影响力强的社会群体,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沉重的历史责任。他们不但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应该具备健康的人格。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人格方面的探析,一方面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生态人格,另一方面有利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一战略的有效实施。
作者
李富
李鸣
机构地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出处
《法制与经济》
2008年第6期104-105,107,共3页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人格
缺失
培育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5
1
彭立威,李明辉.
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人格重塑[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6):103-106.
被引量:7
2
殷有敢,宋绍柱.
试论未成年人生态人格的塑造[J]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2(3):42-45.
被引量:2
3
李鸣.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高校绿色习惯教育[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6):181-182.
被引量:3
4
王文勇.
当代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J]
.当代青年研究,2005(8):15-17.
被引量:18
5
[加]大卫·铃木(DavidSuzuki),[加]阿曼达·麦康纳(AmandaMcConnell)著,何颖怡.神圣的平衡[M]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韩跃红.
生态科学与生态道德教育[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62-65.
被引量:2
2
夏湘远.
德性生态人: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主体预制[J]
.求索,2001(6):91-94.
被引量:8
3
杨华峰,张华玲.
谈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大学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2005(7):44-45.
被引量:8
4
徐嵩龄.环境伦理学进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
赵胜玉.“高校环境工作进步 中国大学生环境意识薄弱”[EB/OL].《中国新闻网》,2003年9月22日.
6
歌德.自然-断片[C].苏福忠.外国散文经典100篇(罗务恒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2003.
7
郭新建,杨文兵.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8
陈劲,唐会英,周笑磊.R&D项目的质量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8).
9
石晓枫,张晓燕.
在我国高校公选课中增加环境教育内容的探讨[J]
.高等理科教育,2001(1):66-69.
被引量:22
10
胡振亚,秦书生.
生态哲学——可持续发展时代的世界观[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247-249.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26
1
陈天全.
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几点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2008,26(S1):7-10.
2
阮俊华,张志剑.
高校环境教育促进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社会构建的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9):34-36.
被引量:15
3
李铁英.
加强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及措施[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0):116-117.
被引量:13
4
刘庆国.
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J]
.中国林业教育,2007,25(6):19-21.
被引量:4
5
欧阳冬子,李国春,龚晨.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教育功能[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1):79-82.
6
刘雯,韩小荣.
和谐社会建设与大学生环保理念的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08(2):66-67.
被引量:1
7
周双娥.
领悟·贯通·践行——谈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如何把握“生态文明”[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6):131-133.
被引量:2
8
史兴民,冯媛利.
咸阳市高中生环境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6):109-109.
被引量:1
9
胡娓莎,关影霞.
浅谈大学生节能意识的提高[J]
.科教文汇,2009(7):85-85.
被引量:2
10
郑国全.
公众环境意识研究进展[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2):282-286.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14
1
桑琰云,李敏.
图书馆生态文化层次透视[J]
.图书馆学刊,2006,28(6):44-45.
被引量:8
2
夏有根,黄晓英,陈高潮.
生态化: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基本路向[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34(5):85-88.
被引量:21
3
蒋国保.
大学生生态人格教育的内容、目标与原则[J]
.中国德育,2009,4(7):19-22.
被引量:4
4
姜作培.
五位一体: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思路构想[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25-29.
被引量:5
5
周承聪,桂学文,武庆圆.
信息人与信息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规律[J]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8):9-12.
被引量:23
6
刘学平.
生态理念下的生态图书馆发展探赜[J]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12-15.
被引量:17
7
孙玉娟,王晓为.
生态伦理制度运行机制的构建及其作用[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1):51-54.
被引量:8
8
董永梅,周秀会.
天津滨海新区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33(1):113-116.
被引量:14
9
邢红军.
物理教育的生态化及其对物理课程改革的启示[J]
.教育科学研究,2010(1):59-61.
被引量:16
10
许春霞,陈芳清.
生态园林人才培养思路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2010,28(1):5-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刘学平.
生态理念下的生态馆员发展研究[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19(4):55-59.
被引量:3
2
刘学平.
生态视阈下推进馆员生态发展的战略构想[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4):10-1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杜凤民.
对图书馆学论文选题创新的思考[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9):46-48.
2
王凌.
图书馆生态学理论与应用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4(19):2-5.
被引量:7
3
刘君霞,郭沛涌.
生态系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建设实践与理论探讨[J]
.图书馆杂志,2015,34(3):66-70.
被引量:11
4
王凌.
西部区域图书馆生态化发展研究[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27(12):67-70.
5
王新华,王晓燕.
生态视阈下推进阅读推广人的均衡发展[J]
.农场经济管理,2016(3):62-64.
被引量:1
1
骆天银.
塑造生态人格 推进生态文明[J]
.四川社科界,2012(5):35-37.
2
秦琰.
刍议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五环节”[J]
.高教学刊,2016,2(9):231-232.
3
张晓庆.
当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的生活化路径探究[J]
.统计与管理,2013(6):146-147.
被引量:1
4
黄以胜.
论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育[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9):115-117.
被引量:4
5
彭立威.
法权意义上的生态人格[J]
.法学杂志,2011,32(7):78-81.
被引量:4
6
李鸣.
高校生态人格教育的界定与构建[J]
.经济师,2006(6):128-128.
7
曾永成.
培育生态人格优化作文生态——“做人—作文”的生态学思考[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0(6):15-17.
被引量:2
8
徐月新.
化学教学中生态人格的培育[J]
.化学教学,2007(12):34-36.
被引量:1
9
张乐民.
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论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6(10):79-82.
被引量:5
10
周雪萍.
农村中学美术课程如何渗透环保教育[J]
.考试周刊,2008,0(34):216-216.
被引量:1
法制与经济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