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交流抑或控制:对传播内涵的再思考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传播学进入中国已经有接近30年的时间,但关于传播内涵的探讨仍无定论。王怡红提出用"交流"的视角建构传播的理论体系,不过该概念是否能取代控制的主流思路仍有存疑。从现实而言,控制视角是传播学中最容易获得资源的研究方向,也是传播的主要形态。从学理上讲,交流视角是一种有理想主义色彩而且难以深入开拓的理论视角。因此,用交流来取代控制在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是不可行的,但该视角对学科的碰撞与对话以至学科的繁荣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作者 胡翼青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8-139,137,共3页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研究状况与“十一五”发展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044页.
  • 2[美]彼得斯著.《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第2页;第50页,第24-25页.
  • 3[法]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106页.
  • 4[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 陶庆梅译.《电视与日常生活》[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 5[美]詹姆斯·凯瑞著.《作为文化的传播—“传播与社会”论文集》,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共引文献22

同被引文献22

  • 1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6):122-133. 被引量:369
  • 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199.
  • 3[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唐少杰,齐心等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
  • 4[美]托马斯·库恩 金吾伦 胡新和 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8,159,10.
  • 5[美]沃纳·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 6莱斯·A·巴克斯特,唐·O·布雷斯韦特.人际传播:多元视角之下[M].殷晓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 7[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 8[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M].何道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g003.
  • 9[美]阿芒·马特拉,米歇尔·马特拉.传播学简史[M].孙五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 10[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