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在单极与多极之间:中国外交的平衡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般认为,世界多极化是一个过程,是一种国际格局,是指世界多个力量中心同时并存,相互消长,但是美国谋求世界单极目标和多极化形成了很大的矛盾和冲突,中国的对外政策是推动和谐世界目标的实现,为此,中国外交所扮演的角色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单极和多极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为世界的和谐共存作出自己的特殊贡献。
作者
肖刚
机构地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29-38,共10页
Pacific Journal
基金
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阶段成果,批准号:05BKS007
关键词
单极与多极
和谐世界
平衡
中国外交
分类号
D8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唐纳德.J.普哈拉,仕琦.
世界图景,世界秩序和冷战:神话制作的历史与联合国[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6,13(2):31-46.
被引量:1
2
阿米塔夫.阿齐亚,肖欢容.
地区主义和即将出现的世界秩序:主权、自治权、地区特性[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2):63-69.
被引量:29
3
陈鲁直.
国际组织与世界秩序——为联合国成立50周年而作[J]
.国际问题研究,1995(4):1-6.
被引量:2
4
朱云汉.
中国人与21世纪世界秩序[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10):54-59.
被引量:14
5
《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要目[J]
.历史研究,2000(1).
被引量:4
6
韩朝东.
世界秩序简论[J]
.国际政治研究,1992,13(3):101-107.
被引量:1
7
王敏,吴晓蓉.
从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的哲学看古希腊的和谐教育[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11):45-46.
被引量:2
8
C.达贡,陈和雪.
新世界秩序纲要[J]
.国外社会科学,1983(6):43-4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倪世雄.
国际关系未来学[J]
.国外社会科学,1986(5):62-64.
被引量:3
2
李莉.
雅典和谐教育及给我们的启示[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99-104.
被引量:1
3
沈忠环.
从数学和音乐的关系看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别[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10(5):45-47.
被引量:2
4
(英)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著,崔权醴.西方的智慧[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5
李谋盛等撰稿,王绳祖.国际关系史[M]法律出版社,1986.
6
(意)但丁·阿利盖里(DanteAlighieri)著,朱虹.论世界帝国[M]商务印书馆,1985.
7
Michael Barnett and F.Gregory GauseⅢ,"Caravans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Society, Stat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munity in the Gulf Cooperation Counsil,"in "Adler and Barnett, eds.Security Communities,"op[].cit.
8
凌继尧.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5):14-17.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45
1
王正绪.
通往后西方的政治学与世界秩序:朱云汉与中华学术血脉[J]
.开放时代,2023(3):126-143.
2
王琛.
印尼的中等强国外交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基于双重身份认知视角的分析[J]
.东南亚研究,2022(4):24-44.
被引量:3
3
吴志成,李敏.
欧洲一体化观照下的亚洲地区主义[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6-14.
被引量:6
4
耿协峰.
“新地区主义”研究不同视角的评析[J]
.国际政治研究,2001,22(1):118-123.
被引量:1
5
蔡养泉.
论东亚地区主义的历史发展及其介入性趋势[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0-35.
6
耿协峰.
“新地区主义”研究—不同视角的评析[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1):21-25.
被引量:12
7
门洪华.
国家主义、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兼论中国大战略的谋划[J]
.开放导报,2005(3):23-30.
被引量:17
8
焦玉奎.
西方区域一体化理论述评[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3):6-12.
9
唐笑虹.
试析冷战后东南亚地区主义的发展[J]
.东南亚纵横,2006(5):33-37.
10
唐正繁.
中国在全球化国际关系中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构建[J]
.理论与改革,2006(4):81-82.
同被引文献
37
1
张胜军.
新世纪中国民间外交研究:问题、理论和意义[J]
.国际观察,2008(5):12-18.
被引量:23
2
刘建平.
中国的民间外交:历史反思与学术规范[J]
.国际观察,2008(5):25-31.
被引量:10
3
李东律.
探讨中国外交研究方法论上的一些问题[J]
.国外社会科学,1996(5):57-60.
被引量:4
4
孙哲.
中国外交思想库:参与决策的角色分析[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4):98-104.
被引量:24
5
张清敏.
中国的国家特性、国家角色和外交政策思考[J]
.太平洋学报,2004,12(2):47-55.
被引量:18
6
章百家.
九十年代的中国内政与外交[J]
.中共党史研究,2001(6):29-34.
被引量:6
7
冯绍雷.
新世纪以来的地缘政治变迁与中国的外交选择[J]
.社会科学,2005(2):38-42.
被引量:8
8
刘建飞.
全球化与21世纪初期中国外交战略的抉择[J]
.科学社会主义,2001(5):56-63.
被引量:3
9
苏长和.
世界政治的转换与中国外交研究中的问题[J]
.教学与研究,2005(11):32-35.
被引量:3
10
庞中英.
全球化、社会变化与中国外交[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2):7-13.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1
1
白云真.
中国外交研究的三种视角:国际结构、国家、社会[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48-53.
1
赵冀鲁.
冷战后世界格局单极与多极斗争的历史考察[J]
.军事历史,2000(3):25-28.
2
唐彦林.
当代国际政治中的格局与秩序[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24(3):28-30.
3
樊体宁.
中国外交的新思维、新局面[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1):6-7.
4
隋晓玮.
多边合作:深入发展但进程不一[J]
.当代世界,2007(1):13-15.
5
袁鹏.
伊拉克战争与世界政治主要矛盾[J]
.现代国际关系,2003(5):7-14.
被引量:2
6
徐崇温.
充分认识十六大的重大意义[J]
.江南论坛,2002(11):4-5.
7
阳冕.
单极与多极[J]
.世界知识,1999,0(14):26-26.
被引量:2
8
王在邦.
世界形势 均衡在动荡与调整中显现[J]
.瞭望,2004(9):52-54.
被引量:1
9
周琳.
生态危机带来的有关国际格局的思考[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8,21(2):83-85.
10
党中平.
论域名和商标权利冲突的解决办法[J]
.中国商界,2010,0(8X):97-98.
被引量:1
太平洋学报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