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学与批评:“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以几部经典作品为例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篇批评那种“励德树声,莫不师圣,而建言修辞,鲜克宗经”的倾向。显然,在“励德树声”方面师圣而不在“建言修辞”方面宗经是过于看重五经的“说什么”而过于看轻五经的“怎么说”,是完全忽略“五经之含文也”。刘勰所批评的这种倾向,在我们今天的文学评论中依然存在:读者或者评论家所关注的中心是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说什么”(言说方式),人们通常都认为是“说什么”决定了作品的成与败,决定了作品生命力的长与短,至于“怎么说”(言说内容)则是无关宏旨的。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2-105,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一般项目(07JA751004)"成果之一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30页.
  • 2[俄]列·谢·维戈茨基著,周新译.《艺术心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13页.
  • 3莫言.作家的魅力在于张扬小说的艺术性[J].探索与争鸣,2006(8):13-14. 被引量:3
  • 4清·杨廷芝.《<二十四诗品>浅解》.《司空图《诗品>解说二种》.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73页.
  • 5清·孙联奎.《<诗品臆说>自序》.《司空图<诗品>解说二种》.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7页.

共引文献2

同被引文献11

  • 1陈莉.网络文学批评中的精神维度遗失——以何学威、蓝爱国《网络文学的民间视野》为例[J].当代文坛,2007(1):125-127. 被引量:2
  • 2王国维.《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A]..《静安文集绪编》《王国维遗书》第五册[C].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第23-26页.
  • 3黄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近代卷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821页.
  • 4《四部丛刊》影宋本六臣注《文选》卷42.
  • 5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二册第430页.
  • 6墨子(卷十一)[M].
  • 7[明]吴讷,于北山,校点;[明]徐师曾,罗根泽,校点.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 8唐敏.谁说这是中学生作文[A].一生最美一文:小说卷[C].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9.
  • 9大卫·里斯曼,孤独的人群[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 10[美]韦勒克 沃伦.《文学理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42页.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