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实行学院制的研究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宽跨度的校、系两级管理模式已显得捉襟见肘,大学走综合化道路的趋势与日俱增,实行学院制管理呼之欲出。文章通过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行学院制的案例研究,提出实行学院制管理的积极作用和由此引发的主要问题,为大学实行学院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
李北群
徐月红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教所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7-39,共3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大学
学院制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6
1
严燕.
学院制的内涵与学院的设置[J]
.教育研究,2005,26(10):76-79.
被引量:28
2
肖期华.
高校管理创新与学院制实体化运作思考[J]
.文教资料,2007(3):8-9.
被引量:3
3
刘晓东,宋敏,罗跃纲,任长虹.
高等学校学院制目标管理模式的构建[J]
.理论界,2007(8):246-247.
被引量:9
4
孙国臣.
关于高校学院制建设的思考[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145-147.
被引量:10
5
吴福环,周耀治.
综合性大学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的认识与思考[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9(S1):56-59.
被引量:22
6
童蕊.
学院制模式下有关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02-104.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别荣海.
多校区大学实行目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4):38-39.
被引量:7
2
郭桂英.
学科群与学院制[J]
.高等教育研究,1996,17(6):42-46.
被引量:20
3
宜勇.学院制实体化运作的权力基础[J].江苏高教,2002,(5).
4
萧宗六.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
.[EB/OL].http://www.jlu.edu.cn,.
6
.[EB/OL].http://www. pku. edu. cn,.
7
.[EB/OL].http://www.tsinghua.edu.cn,.
8
曾令初.
大学实行学院制后校、院、系基本职能探讨[J]
.高等教育研究,1997,17(3):44-47.
被引量:27
9
何小江,聂剑,陈焕晟.
南昌大学校院系三级管理的尝试及体会[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7,1(2):14-15.
被引量:2
10
赵怀让.
浅谈高等学校学院的建设与管理[J]
.高等理科教育,2001(2):70-7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67
1
吕旭峰.
高校“院为实体”改革战略与实施路径——基于综合型高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思考[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3):98-106.
被引量:1
2
黄林青.
新建本科院校二级院系教育管理模式构建[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z1):5-6.
3
伍超.
普通高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的认识与思考[J]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24(5):27-30.
被引量:49
4
戴娟萍.
高职院校建立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之管见[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4):26-28.
被引量:24
5
杨伦琪.
关于我国高校学院制管理过程中的理性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2005(12):39-41.
被引量:4
6
陈功森,卢琳.
高校学院制管理问题探析[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5):12-14.
7
王福银,谢敏.
谈和谐文化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J]
.教育与职业,2007(15):52-53.
被引量:2
8
马云阔.
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的思考[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5(5):113-114.
被引量:4
9
陶然.
学校管理模式的理念更新——如何有效地降低学校管理成本和提高效率[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6):220-221.
10
余梅芳.
我国高校学院设置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5-9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7
1
张述文.
德国大学对气象学专业大学生的培养[J]
.高等理科教育,2001(4):42-44.
被引量:1
2
孙重立.
节能在高校[J]
.广西节能,2008(4):31-31.
被引量:2
3
肖期华.
高校管理创新与学院制实体化运作思考[J]
.文教资料,2007(3):8-9.
被引量:3
4
王会军,徐永福,周天军,陈洪滨,高守亭,王普才,陆日宇,张美根.
大气科学:一个充满活力的前沿科学[J]
.地球科学进展,2004,19(4):525-532.
被引量:32
5
别荣海.
多校区大学实行目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4):38-39.
被引量:7
6
叶笃正,季劲钧.
迎接大气科学发展即将到来的新飞跃[J]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0):1047-1052.
被引量:15
7
严燕.
学院制的内涵与学院的设置[J]
.教育研究,2005,26(10):76-79.
被引量:28
8
张大林.
大气科学的世纪进展与未来展望[J]
.气象学报,2005,63(5):812-824.
被引量:41
9
刘焕章.
从创建节约型高校略论学校水电节能对策[J]
.科教文汇,2007(2):199-199.
被引量:9
10
刘晓东,宋敏,罗跃纲,任长虹.
高等学校学院制目标管理模式的构建[J]
.理论界,2007(8):246-247.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6
1
刘国艳.
我国大学学院制改革:理论·问题·思考[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8):81-84.
被引量:8
2
顾永安,许霆.
学院制:新建本科院校制度创新的切入点[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11):27-30.
被引量:5
3
张剑.
地方高校学院制改革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3):334-338.
被引量:4
4
李刚,周晓东,李君毅.
基于学院制的高校节能工作模式研究[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9(4):93-95.
被引量:1
5
张玮,晋曦.
高校权力解构与分权原则研究[J]
.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1(3):9-10.
6
徐经纬,智协飞,徐敏.
近47年德语区大气科学学科研究方向的变化特征[J]
.科技导报,2019,37(14):78-85.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陈小华.
学院制建设与科研管理工作初探——以Y大学为例[J]
.思想战线,2013,39(S1):252-253.
2
顾永安,许霆.
学院制:新建本科院校制度创新的切入点[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11):27-30.
被引量:5
3
张善飞,吴树山.
我国高校学院制发展的新概念[J]
.现代企业教育,2010(2):218-219.
4
张善飞,吴树山.
我国高校学院制发展的新概念[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6):95-96.
5
席琳琳.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制度建设的探讨[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2):183-185.
被引量:4
6
张剑,赵玉龙,周涛.
学院制在国外大学的发展及对我国大学学院制改革的启示[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4):447-450.
被引量:6
7
赵长明.
交往行动理念下的学校管理问题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20):93-94.
被引量:44
8
丁佩芬.
高职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探析[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4):12-15.
被引量:2
9
张磊.
民办院校发展职业教育的特色路径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2014,16(10):12-14.
被引量:1
10
刘新民,李佳佳,李芳.
学院制模式下大学运行机制构建[J]
.现代教育管理,2015(3):62-67.
被引量:5
1
刘贵华.
大学实行学院制研究——以H师大为例[J]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23(4):300-303.
2
熊国保.
浅谈高校管委会式分校区的教学管理[J]
.青年文学家,2010,0(22):67-67.
3
张莉娟.
完善我国高校学院制管理体制的策略[J]
.经济师,2012(8):87-87.
4
孙红.
地方综合性大学实施学院制管理模式初探[J]
.中国高教研究,2000(8):64-65.
被引量:1
5
杨伦琪.
关于我国高校学院制管理过程中的理性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2005(12):39-41.
被引量:4
6
张凤璐.
我国高校学院制管理体制的完善策略[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4):79-80.
7
刘德宇.
学院制——地方院校管理模式的新探索[J]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78-80.
被引量:1
8
余宙.
高校学生社团两级管理模式之我见[J]
.群文天地,2009(9):125-125.
9
熊妮.
我国高校学院制管理的文献研究综述[J]
.江苏科技信息,2014,31(13):18-19.
被引量:1
10
张俭民.
学科发展的学院制管理模式选择[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8(4):150-151.
被引量:1
教育与职业
200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