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党的十七大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上了议事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历史自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推进文化创新、着力推进文化交流。
作者
福建省社科联课题组
凌厚锋
机构地区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1,共8页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2007年度项目(项目批准号:2007B142)
关键词
文化软实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创新
文化交流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445
同被引文献
124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57
参考文献
9
1
刘云山.《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2
陈少峰.《发展文化产业的国际经验借鉴》,人民网,2007.11.6.
3
吴建民.《构建中华主流文化成当务之急》,人民网,2007.11.6.
4
郭建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07年11月21日《河南日报》.
5
张智新.《"中国制造"与文化出口》,百度快照,2008-1-12.
6
夏磊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构成》,2007年12月7日《光明日报》.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3—554页
9
赫尔穆特·施米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第69-70页.
共引文献
1445
1
吴克峰.
从“实事求是”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历程[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4-66.
被引量:2
2
李文阁.
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
.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3
吴献成,刘纯,王洪浪.
人的行为终极目标焉存探析[J]
.求索,2004(7):153-155.
被引量:2
4
于海量.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论[J]
.求索,2004(7):159-161.
被引量:2
5
张守民.
唯物辩证法是我们时代真正的智慧[J]
.高校理论战线,2004(7):28-34.
被引量:1
6
李恒瑞.
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邓小平理论体系[J]
.学术研究,2004(8):5-10.
7
邵腾.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双维多级构造的整合研究[J]
.学术月刊,2004,36(8):33-39.
被引量:1
8
陈乃圣,陈明.
简论马克思学说的科学贡献——对“世纪疑案”一文的质疑[J]
.理论学刊,2002(6):58-60.
9
李小虎.
毛泽东逻辑观念的嬗变及其意义[J]
.理论学刊,2002(6):82-86.
10
张达.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艺术起源史观[J]
.理论学刊,2002(6):102-105.
同被引文献
124
1
贾海涛.
试析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和理论框架[J]
.岭南学刊,2008(2):75-80.
被引量:18
2
黄金辉,丁忠毅.
当代国际关系伦理视阈中的和谐世界外交理念分析[J]
.社会科学研究,2009(6):62-65.
被引量:5
3
单良.
试论《西游记》中沙僧形象的塑造[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8(3):59-65.
被引量:6
4
王沪宁.
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5(3):91-96.
被引量:394
5
汪澍白.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J]
.社会科学家,1991,6(3):23-28.
被引量:4
6
牟钟鉴.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J]
.社会科学战线,1990(1):113-119.
被引量:3
7
李慎之.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J]
.太平洋学报,1994,2(2):3-11.
被引量:40
8
约翰.A.沃克,萨拉.查普林,谭秀江.
视觉文化分析模式[J]
.新美术,2004,25(3):8-23.
被引量:6
9
张岳.
浅谈动画片的声音元素及创作手法[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2):49-53.
被引量:28
10
龙小农.
外交构想力与软权力的形成[J]
.国际观察,2005(5):46-5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6
1
有英.
论抗震救援行动对中国国家软实力的提升[J]
.党政干部论坛,2008(7):4-6.
2
陈再生.
高校加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教育的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2008(11):56-59.
被引量:6
3
刘莲香.
关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J]
.学术论坛,2008,31(12):175-178.
被引量:17
4
刘君.
从制度到文化:政治传播范式下的中国电影变迁[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35-39.
被引量:4
5
黄金辉,丁忠毅.
中国国家软实力研究述评[J]
.社会科学,2010(5):31-39.
被引量:60
6
刘君.
文化寄生:一种跨文化传播的变异范式——《西游记》跨境传播的视觉重构与异域想象[J]
.东南学术,2010(6):163-171.
被引量:4
7
任林娜.
浅析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J]
.学理论,2011(7):36-37.
8
胡键.
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国的视角[J]
.社会科学,2011(5):4-13.
被引量:60
9
宁晓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中国软实力提升[J]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4):56-61.
10
王燕.
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6(1):4-6.
二级引证文献
157
1
刘静忆,李怀亮.
全球游戏市场格局演进视域下的中国游戏“走出去”机遇与策略分析[J]
.文化产业研究,2019(4):221-236.
被引量:3
2
郝栋男,孔建勋.
信仰与态度:东南亚国家对华认知的微观数据分析[J]
.东亚评论,2023(2):237-257.
3
陶建杰,尹子伊.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实证评估与模拟预测[J]
.未来传播,2021,28(4):14-23.
被引量:6
4
秦秀莲.
儒家思想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逻辑性思考[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239-240.
被引量:3
5
文豪.
试论民生建设与我国国家软实力的提升[J]
.传承,2012(6):57-59.
6
程子勤,郝素娟,冯洁.
河北省城市软实力水平评价及提升路径浅议[J]
.经济视野,2013(6).
7
刘莲香,王正军.
关于文化软实力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
.新西部(理论版),2009(7):107-107.
被引量:4
8
陈俊,张忠潮.
论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与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J]
.湖北社会科学,2010(2):46-49.
被引量:7
9
刘莲香,王正军.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31(1):122-126.
被引量:17
10
伏泉.
世博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新的动力[J]
.文教资料,2010(11):213-215.
1
陈来.
历史自觉和文化主体[J]
.读书,2008(5):68-75.
被引量:7
2
李高山,邢云文,杨建军.
以清醒的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J]
.红旗文稿,2016(17):11-12.
被引量:3
3
杨金洲.
从历时性维度谈“先进文化”的重要性[J]
.理论月刊,2003(10):16-17.
4
陈晋.
从中国梦看传统文化[J]
.新湘评论,2016(8):37-38.
5
路宪民.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文化自觉[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3(5):13-21.
被引量:9
6
苏前辉.
我国新人文精神建构路径的基本思维[J]
.广西社会科学,2014(1):170-174.
7
靳道亮,田华丽.
中国梦的历史语境分析[J]
.传承,2014(4):36-38.
8
杨适.
原创文化研究基本概念再探讨[J]
.浙江学刊,2003(6):5-9.
被引量:1
9
胡发云.
一个少女心底的历史倒影[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6(10):140-143.
10
陈晋.
从中国梦看传统文化[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12):26-28.
被引量:2
东南学术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