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逻辑之书,亦同情体悟之书——夏中义著《王国维:世纪苦魂》评论
被引量:1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44,共10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参考文献21
-
1夏中义.《百年学案典藏书系·总序》.
-
2王著.《第二版跋》.
-
3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313-354.
-
4夏著第六章第三节.
-
5夏著.《总序》.
-
6夏著.《小引》.
-
7夏著第二章第一节.
-
8夏著第二章第二节.
-
9夏著第一章.
-
10夏著第三章第三节.
共引文献18
-
1刘宁.《人间词话》诗学趣味浅谈[J].中国文化研究,2004(2):127-134.
-
2李世新.试论意境、妙悟中国文论范畴的中外文化因子[J].文艺理论研究,2004(4):48-53. 被引量:1
-
3张杰.中国传统诗学本文阐释的三重品格[J].文学评论,2002(1):134-142. 被引量:4
-
4陈伯海.生命体验的审美超越──《人间词话》“出入”说索解[J].文艺理论研究,2002(1):2-12. 被引量:9
-
5朱巧云.试论叶嘉莹中西比较诗学理论[J].文艺理论研究,2002(6):58-64. 被引量:2
-
6潘繁生.《红楼梦评论》的思想来源及其理论价值[J].红楼梦学刊,2005(4):44-57. 被引量:2
-
7葛金根.王国维咏潮词与人生忧患[J].嘉兴学院学报,2006,18(1):67-69.
-
8欧阳文风,周秋良.感悟诗学现代转型之可能性及其意义——以王国维、宗白华的诗学探索为例[J].文学评论,2007(1):70-75. 被引量:4
-
9柯岚.谁之中国?何种主体性?——再读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J].河北法学,2007,25(3):182-185. 被引量:2
-
10孙华娟.古典主义的阶段性演进——王国维的古雅说、天才论及文体观[J].文艺理论研究,2009(4):33-3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27
-
1吴俊.独发异声的文学批评家——李建军文学批评读后[J].南方文坛,2002(2):9-10. 被引量:4
-
2吴俊.莫言小说中的性意识——兼评《红高梁》[J].当代作家评论,1987(5):97-102. 被引量:4
-
3吴俊.原罪的忏悔,人性的迷狂——《古船》人物论[J].当代作家评论,1987(2):79-86. 被引量:13
-
4吴俊.且听东瀛“他妈的”[J].雨花,1995,0(3):75-75. 被引量:1
-
5吴俊.“80后”的挑战,或批评的迟暮[J].南方文坛,2004(5):1-1. 被引量:13
-
6吴俊.环绕文学的政治博弈——《机电局长的一天》风波始末[J].当代作家评论,2004(6):4-19. 被引量:19
-
7吴俊.瓶颈中的王安忆关于—《长恨歌》及其后的几部长篇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2(5):52-58. 被引量:26
-
8吴俊.“中国作家”赵本夫[J].当代作家评论,2006(2):82-84. 被引量:3
-
9吴俊.中国当代“国家文学”概说——以《人民文学》为中心的考察[J].文艺争鸣,2007(2):131-136. 被引量:13
-
10鲁迅.《论“他妈的”》[J].语丝,.
-
1《文学评论》1989年总目录[J].文学评论,1989(6):158-160. 被引量:21
-
2夏中义.心灵絮语[J].领导文萃,1996,0(12):83-83.
-
3朝花夕拾[J].文艺理论研究,1992(6):57-57.
-
4高宏洲.“前七子”复古诗学兴起的历史语境[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1):48-52. 被引量:1
-
5吴键.“文质”与“南北”: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探析[J].文艺理论研究,2015(6):102-109. 被引量:10
-
6杨振铎.无法回避的辩论——关于文艺本质及其他问题与夏中义同志再商榷[J].文学评论,1989(6):33-39.
-
7董洪川.“荒原”之风:T.S.艾略特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0-37. 被引量:7
-
8王姮.《鲁迅翻译思想研究》的学理逻辑[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6,36(6):117-120.
-
9冯骥才,瑞凌.苦夏[J].厦门航空,2009(5):101-101.
-
10夏丹.苦夏不如赏夏,古人浪漫的消夏方式[J].投资与理财,2016,0(8):12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