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影象诊断学——心脏功能的磁共振成象评价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全面评价心脏疾病的成象技术必须能精确地观察心脏解剖和功能,传统上这种评价只能依赖于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检查。近几年,非损伤性方法如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具有舒适、无危险性的特点,已能取代损伤性检查方法。
作者
齐建华
姚庆华
机构地区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放射科
出处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0年第6期321-324,共4页
关键词
心脏功能
核磁共振成象
心脏病
分类号
R541.0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2
1
陆敏杰,赵世华,蒋世良,刘蕾,闫朝武,张岩,刘玉清.
磁共振成像在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12):1077-1080.
被引量:13
2
李坤成,刘玉清,王新民.
心肌梗死室壁瘤的 MRI 诊断[J]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5):311-314.
被引量:4
3
曾仁端.
心电图门控的心脏磁共振成像[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89,5(1):6-7.
被引量:2
4
王鹤.
单发二尖瓣返流的64层多层螺旋CT定量评价与MRI及超声心动的对照性研究[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9,32(5):494-494.
被引量:4
5
万俊义,赵世华.
心脏磁共振钆对比剂延迟强化的临床意义及判断预后的价值[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8):1600-1603.
被引量:25
6
梁波,孔祥泉,韩萍,许林峰,彭振军,常时新,江利,曾军,戴文,冯敢生.
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MRI与B超及X线血管造影的影像学对比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19(6):346-350.
被引量:12
7
陈翰高,龙莉玲,李茂,曾自三,李谷买,李文美,叶伟,崔惠勤,陶新智,朱性威.
电影磁共振正常心脏测量及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研究[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16(6):744-746.
被引量:4
8
无.
心肌病磁共振成像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8):673-681.
被引量:31
9
贺毅,戴沁怡,安靖,李德彪.
3.0T MR自动呼吸导航对比增强全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32(4):504-508.
被引量:9
10
刘红,杨丹,罗勇,万珂,王思梦,张天静,李为昊,张庆,陈玉成,孙家瑜.
特征追踪心脏磁共振技术测量汉族健康人群左心室心肌应变正常参考值的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7(4):599-604.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
1
陆敏杰,赵世华.
我国心血管磁共振成像三十年发展历程[J]
.磁共振成像,2019,10(10):727-73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颜春龙,齐先龙,马金凤,唐桂波,杨国财,郑宁,徐辉.
MRI对慢性高原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评价研究[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21,31(6):954-957.
被引量:2
2
赵培君,李浩杰,夏黎明.
提高认识和加强心脏MR定量技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21,55(12):1235-1240.
被引量:8
3
王秋玲,汪芳,诸葛萦.
心脏磁共振定量评价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及心肌梗死面积的价值[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24):2682-2686.
被引量:1
4
赵世华.
积极推进心血管MR新技术的临床转化[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22,56(8):838-841.
被引量:2
5
张文博,程敬亮.
心肌病磁共振成像40年发展——更精准、更智能[J]
.磁共振成像,2022,13(12):1-5.
被引量:1
6
李旭,孟莉.
多模态MR技术在糖尿病心肌病的研究进展[J]
.临床医学进展,2022,12(9):8082-8087.
1
方占林,白晶,方胜,孙世忠.
用核磁共振成象探查急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附2例报告[J]
.哈尔滨医药,1995,15(4):17-18.
2
Smolorz J,叶正.
心脏的核磁共振成象[J]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89,16(3):150-153.
3
许乙凯,刘伊丽.
磁共振成像对陈旧性心肌梗塞诊断价值初步探讨[J]
.中华医学杂志,1989,69(6):302-304.
被引量:1
4
叶正,陈思聪.
磁共振成象诊断心肌梗塞及其并发症的价值[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0,18(6):333-335.
5
王永生,刘怀军.
磁共振成象诊断胸部疾病的新进展[J]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0,10(2):78-81.
6
李隆贵.
病毒性心肌炎辅助检查进展[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8,10(5):326-328.
被引量:1
7
吴可光,臧彬,杨洪涛.
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病理与磁共振成象的对比观察[J]
.实用内科杂志,1993,13(2):90-92.
8
吴可光,杨洪涛.
磁共振成象对10例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分析[J]
.中华内科杂志,1992,31(3):152-153.
被引量:1
9
杨洪涛,曹春鑫,时惠平,王心田,李冠群,赵福今,郑有仁,谢惠芳,陈炽贤,姜树德,陈丽英,郑涛.
实验性犬早期心肌梗塞磁共振成象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4,23(3):279-283.
10
刘松岩,韩凤英,李毓忠,聂新乾.
脑梗死患者隐匿性冠心病的相关因素[J]
.心脏杂志,2010,22(3):421-424.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