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趣味”的“对境”:梁启超对“趣味”的审美阐释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内容提要不同于形象直观的审美鉴赏的"及物"性,作为活动动力并广涉整个生活领域的趣味以"涉事"为特点。所以,梁启超把趣味的对象称作"活动的对境",而不是"形象"。趣味主义只承认可以终身受用的趣味,梁启超据此列出劳作、学问、教育、艺术和自然等作为趣味的主要对象性载体。从梁氏对趣味对象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所说的趣味对象呈现出普泛化、生活化、活动性特点;他突出了"对境"有趣化的主体根据;他理解的趣味是功利与超功利相统一的、超越而又入世的调适人生状态。
作者 方红梅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6-70,共5页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关键词 梁启超 趣味 对境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梁启超.《学问之趣味》,参见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七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013-4014页.
  • 2梁启超.《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参见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七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964-3965页.
  • 3梁启超.《敬业与乐业》,参见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七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019-4020页.
  • 4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A]..《梁启超全集》[C].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604页.
  • 5梁启超.《教育家的自家田地》,参见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七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010-4012页.
  • 6梁启超.《老子哲学》,参见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117页.
  • 7高建平.《经验与实践-兼论杜威美学和美学中的实践观》[J].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美学,2005,(3).
  • 8梁启超.《<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参见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九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927页.
  • 9梁启超.《美术与生活》,参见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七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017-4018页.
  • 10梁启超.《二十世纪太平洋歌》,参见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九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426-5427页.

共引文献22

同被引文献65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