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简析杜威的教育思想
被引量:
3
A Brief Study of Dewey’s Educational Thought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经验论,其基本内容是教育本质观、教学论以及对儿童与教师的论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对我国课程改革有四大启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加强课程与学生实际经验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开创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
作者
陈晶晶
机构地区
山西农业大学
出处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3期39-41,共3页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Universities in Shanxi
关键词
杜威
教育思想
理论基础
启示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34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1
1
赵祥麟 等.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共引文献
334
1
邵桂华,孙庆祝.
从“工具主义”到“人文关怀”:学校体育教学的范式转变——自组织的学校体育教学展望[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4):82-86.
被引量:26
2
潘发勤,赵广忠.
论道德教育中的活动——体验学习[J]
.教育探索,2004(7):95-97.
被引量:3
3
傅松涛,刘树船.
教育生活简论[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5):1-5.
被引量:25
4
郭晶星.
如何提高我国儿童电视节目的吸引力[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6):96-100.
被引量:10
5
王习胜.
创造教育滥觞史考辨[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9(1):60-63.
被引量:1
6
石书臣.
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J]
.探索,2005(1):126-129.
被引量:3
7
唐克军.
网络信息的公开性与青少年民主素质的培养[J]
.教育科学,2005,21(5):23-26.
被引量:3
8
侯春在,杨启亮.
新教学方式仅仅是新“形式”?——一个心理学的疑问[J]
.课程.教材.教法,2005,25(10):28-33.
被引量:9
9
周西安,唐德海.
杜威教育目的观解读及启示[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1-3.
被引量:7
10
李学文.
课堂教学效率之辨正[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6(5):125-128.
同被引文献
12
1
侯怀银.
杜威的课程观述评[J]
.课程.教材.教法,1999,19(10):52-56.
被引量:36
2
刘晓红.
论杜威的课程观[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4):57-58.
被引量:3
3
庞丹,秦书生,梅其君.
杜威哲学中的系统整体论思想探析[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18-20.
被引量:2
4
林福宁.
关于建构主义教育观的思考[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7(2):113-114.
被引量:4
5
戴萍.
实用英语户外情景教学的实验[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30-132.
被引量:5
6
夏益军.杜威教育本质思想的当代启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2).
7
赵枫,樊玉萍.
杜威的课程观及其对现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4):43-44.
被引量:3
8
陈峥.
杜威的教育本质论评析[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2):16-17.
被引量:2
9
董乐,朱欣华.
论武汉高校户外运动课堂教学[J]
.内蒙古体育科技,2011,24(3):62-64.
被引量:3
10
吴晓甜.
西安市高校大学生户外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2012(2):46-4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刘洋.
高职院校户外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心理分析[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6.
被引量:2
2
范锋剑.
杜威教育思想的当下启示——杜威的教育本质观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4(12):87-88.
被引量:3
3
侯丽君.
对杜威“儿童与课程”思想的再认识[J]
.新课程研究,2020,0(4):41-4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巩振.
浅谈杜威教学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16,0(12):2-2.
2
李丽.
杜威的教育本质观对我国当下语文教学的启示[J]
.新作文(教研),2017,0(12):6-7.
3
赵开秀,冯东.
小学语文教材封面的价值、现状与合理化反思——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
.教育观察,2019,8(11):31-33.
4
张怡文,闾恺蓉,刘宁.
学科融通学程: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路径[J]
.江苏教育研究,2021(20):36-39.
5
赵葵.
探析高职英语体验式教学[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6):65-67.
被引量:2
6
陈丁玮.
高职院校体验式教学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学中国人,2016(2Z).
1
徐媛.
教学要敢于有根据地标新立异——浅谈优化异步教学[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8):251-252.
2
章结明,许庆亚.
论杜威的教育本质观及其启示[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3(1):41-42.
被引量:6
3
周亚.
重新“发现”叶圣陶[J]
.好家长,2015,0(29):150-150.
4
张静.
陶行知和杜威教育本质观理论及实际运用[J]
.教育界(教师培训),2011(1):108-109.
5
赵复查.
论异步教学的教育本质观[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22(1):89-98.
被引量:4
6
刘旭,刘金波.
关于教育本质观探讨的启示[J]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4):110-111.
被引量:2
7
燕君,李春蕾.
论叶圣陶的教育本质观[J]
.考试周刊,2015,0(76):166-166.
8
李亚洲.
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小学教育的影响[J]
.明日风尚,2016,0(20):231-231.
9
李晓阳.
灵魂的唤醒与自由的生成——什么是教育:雅斯贝尔斯的观点[J]
.新课程(教研版),2008,0(1):4-5.
被引量:1
10
钟祖荣.
教育观之我见[J]
.中小学管理,1998(2):4-5.
被引量:6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