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8年第3期28-28,共1页
Yun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参考文献1
1 吕广振.中药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7-27.
共引文献4
1 卢顺满.石胡荽的药用资源开发应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3):260-261. 被引量:3
2 卢顺满.鼠曲草充白头翁的原因及辨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4):335-336. 被引量:5
3 吴福星,王飚,朱美艳.动物类中药在骨伤科的应用[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12):71-72. 被引量:1
4 董秀焕,高尚社.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近况[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154-157.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27
1 苏志恒,华会明.垂盆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7(8):19-20. 被引量:21
2 张洪超,兰天,张晓辉.垂盆草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成药,2005,27(10):1201-1203. 被引量:26
3 杨俊蒋,南天宝.垂盆草及同属五种植物的鉴定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6,27(6):333-337. 被引量:5
4 王健,许海平.垂盆草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热带林业,2007,35(1):24-26. 被引量:2
5 陈士林,姚辉,宋经元,李西文,刘昶,陆建伟.基于DNA barcoding(条形码)技术的中药材鉴定[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3):7-12. 被引量:211
6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132.
7 万定荣.垂盆草及其同属(景天属)药用种的民族医疗应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853-1855. 被引量:16
8 Kang T H, Pae H O, Yoo J C, et al. Antip roliferative effects of alkaloids from Sedum sarmentosum on murine and human hepatoma cell lines [ J ]. J Ethnopharmaco1,2000,70 (2) : 177.
9 戴岳 冯国雄.垂盆草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6,(1):30-32.
10 宋运鲁 王宁 狄义仁.鹅不食草与垂盆草鉴别.时珍国医国药,1999,10(2):120-120.
引证文献3
1 李妮,陈科力,刘震,叶丛进,陈士林.景天属药用植物DNA条形码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3):463-467. 被引量:16
2 李泽昀,闫艳华,侯和胜.垂盆草组织培养及无性系建立的研究[J] .科技信息,2010(28).
3 刘美子,罗焜,姚辉,刘萍.应用ITS2序列鉴定垂盆草及其混伪品[J] .中国现代中药,2011,13(12):29-3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9
1 王仲敏,姜一,胡佳续,廖芳.景天属多肉植物基于ITS条形码鉴定探析[J] .植物检疫,2020,0(2):38-41. 被引量:4
2 吕泽芳,吴洪梅,席万鹏,于杰.应用ITS2序列片段对木瓜及其近缘属植物的分子鉴定研究[J] .园艺学报,2015,42(5):989-996. 被引量:3
3 李美妮,韩蕊莲,韩建萍,刘美子,姚辉,宋经元.基于ITS2序列的女贞子原植物及其混伪品的分子鉴定[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4):644-649. 被引量:5
4 李虔全,周立社,郭兰萍,李旻辉,张娜,袁庆军,袁媛.分子生药学在蒙药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9):2615-2619. 被引量:11
5 王娜,王奇志.费菜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2011(23):171-174. 被引量:9
6 刘美子,罗焜,姚辉,刘萍.应用ITS2序列鉴定垂盆草及其混伪品[J] .中国现代中药,2011,13(12):29-31. 被引量:4
7 李美妮,韩蕊莲,韩建萍,姚辉,罗焜,宋经元.大黄与易混伪品土大黄、虎杖原植物的ITS2序列鉴定[J] .环球中医药,2012,5(3):185-189. 被引量:10
8 唐银琳,刘镛,姚辉,陈振东,吴耀生,徐鹏,蒋东.DNA条形码(ITS2)在葫芦科鉴定中应用价值的评估[J] .植物科学学报,2012,30(6):631-638. 被引量:5
9 刘冲,杨伟俊,顾政一,何江,满尔哈巴.海如拉,地力努尔.吐尔逊江.维吾尔药材易混品种整理及分子生物学应用的研究进展[J] .西北药学杂志,2013,28(4):440-440. 被引量:10
10 黄丽锦,丘琴,甄汉深,范秀春,周颖.凹叶景天研究概况[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2):11-11. 被引量:2
1 汪秋兰,王文清,马永贵.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中的应用[J] .医药导报,2011,30(11):1474-1476. 被引量:15
2 刘冬兴.浅谈慢性腹泻治疗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2006,25(4):15-15.
3 刘忠泽.推拿治疗伤筋的深入体会[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8):47-48.
4 魏魁显,曹铁华.迁延性肝炎辨证施治体会[J]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5,7(3):34-34. 被引量:1
5 徐乾,杨毅军,焦剑英,高以亚,白浩.穴位针刺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21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1989,21(2):30-31. 被引量:3
6 王云光.慢性迁延性肝炎的辨证治疗[J] .甘肃中医,1996,9(3):15-15.
7 张君.中药材的鉴别方法与经验[J] .宁夏农林科技,2010,51(6):145-145. 被引量:2
8 金光.讨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规范治疗方法[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3):4557-4558.
9 李静君,吴俊喜,田春梅.乙型肝炎的辨治体会[J] .河北中医,2002,24(7):513-514.
10 孙琼,熊丽.对制草乌检验结果的讨论[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504-1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