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秸秆还田对土壤培肥的作用与效果初探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连续6年不同形式的秸秆还田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影响较大,以秸秆堆沤还田效果最为明显;显著地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促进了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作者
王平
机构地区
山东省莘县燕店镇技术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139-139,143,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培肥
效果
分类号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1
1
赵志刚.
秸秆还田对农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农村科技,2007(11):15-1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7
1
孙星,刘勤,王德建,张斌.
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J]
.土壤,2007,39(5):782-786.
被引量:149
2
申建波,高彧,张福锁.
对氮素优化管理 提高吸收利用率——解读水稻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体系[J]
.中国农资,2005(11):56-57.
被引量:5
3
刘会玲,陈亚恒,段毅力,许皞.
土壤钾素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25(z1):66-68.
被引量:31
4
洪春来,魏幼璋,黄锦法,王润屹,杨肖娥.
秸秆全量直接还田对土壤肥力及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2003,29(6):627-633.
被引量:127
5
王允青,刘英,况晶,郭熙盛.
安徽江淮丘陵区杂交水稻钾肥效应初报[J]
.土壤肥料,2005(3):36-38.
被引量:4
6
孙正国.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效益分析[J]
.农业装备技术,2005,31(4):30-31.
被引量:7
7
任仲杰,顾孟迪.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05-2106.
被引量:88
8
刘世平,聂新涛,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稻麦两熟条件下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效用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7):48-51.
被引量:126
9
徐国伟,吴长付,刘辉,王志琴,杨建昌.
秸秆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209-215.
被引量:57
10
陈家菊.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7(9):140-14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王璐,肖健.
稻麦轮作体系下氮素的优化管理[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7):78-80.
被引量:3
2
陈银建,周冀衡,李强,解燕,刘加红.
秸秆腐解剂对不同作物秸秆腐解特征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1(1):19-21.
被引量:19
3
庞成庆,秦江涛,李辉信.
水稻秸秆冬季还田对早稻产量和土壤钾素含量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3,36(3):83-88.
被引量:10
4
张君媚,周秋慧,吴锦妫,姚青海.
庆元县标准农田土壤有机质提升的可行性调查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8):194-19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林志南,罗金保,曾九苟,罗平美,唐书峰,周冬英.
秸秆腐熟剂处理还田稻草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3):109-109.
被引量:9
2
孙哲,毕军,夏光利,朱国梁,史桂芳,董浩.
2种耕作方式下玉米还田秸秆养分释放特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9):133-136.
被引量:7
3
翁伯琦,赵雅静,郑祥洲,王义祥,叶菁.
现代农业发展中作物养分管理与调控[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9(2):10-17.
被引量:4
4
罗文丽,周柳强,谭宏伟,李伏生.
水稻秸秆腐解规律及养分释放特征[J]
.南方农业学报,2014,45(5):808-812.
被引量:15
5
母少东,蒋光华,李浩,潘文杰,陈伟,陈懿,周治国,陈兵林.
不同植烟区土壤对烟叶碳氮代谢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4,37(4):109-116.
被引量:13
6
刘盼盼,周毅,付光玺,高祥,张平,张磊,汪建飞.
基于秸秆还田的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施肥效应及其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4,37(5):27-33.
被引量:24
7
匡恩俊,迟凤琴,宿庆瑞,张久明,高中超,朱宝国.
3种腐熟剂促进玉米秸秆快速腐解特征[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31(5):432-436.
被引量:31
8
周柳强,黄美福,罗文丽,区惠平,曾艳,黄金生,谭宏伟.
粉碎和添加菌剂对红壤区自然堆沤条件下稻秆养分释放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4,34(18):5200-5205.
被引量:11
9
李有兵,李锦,李硕,田霄鸿.
秸秆还田下减量施氮对作物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33(1):79-84.
被引量:24
10
杜康,谢源泉,林赵淼,刘正辉,王绍华,丁艳锋.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6,39(1):18-25.
被引量:38
1
古漩清.
从金星垌水稻产量变化浅析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与效果[J]
.广东农业科学,1994,21(5):30-32.
2
任天应,张全发,张乃生,张秀云,张冰.
水旱轮作改良利用盐碱地的作用与效果——老泉头盐碱地水旱轮作取得成效[J]
.盐碱地利用,1993(2):12-14.
被引量:1
3
胡生义,李兰廷,张淑贤,张德武,李彦清.
播后苗带重镇压的作用与效果[J]
.农业机械,1992(5):13-13.
4
何良胜,刘初成.
烟草秸杆还田的效果研究初报[J]
.湖南农业科学,2002(6):34-35.
被引量:16
5
李建群,钱卫中.
粒粒饱在水稻生产上的作用与效果[J]
.上海农业科技,2001(3):85-85.
6
李彩凤,李明,刘锦红,姜军.
钾对亚麻纤维产质量的作用与效果[J]
.黑龙江纺织,1996(3):33-34.
被引量:3
7
孙淑红,贾国辉,李文杰,孙柏盛.
玉米秸秆还田的意义、作用与效果[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12(2):28-28.
8
郑晶莉,李树森,慕彩有.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与效果[J]
.农机化研究,2005,27(3):305-305.
被引量:4
9
刘亚杰,赵晓霞,高坤.
玉米宽窄行栽培技术的作用与效果[J]
.农业科技通讯,2008(6):141-142.
被引量:3
10
张增艺,李继发,仲文祥,李娟萍.
低位水浇地小麦钾肥试验[J]
.青海农技推广,1997,0(1):39-51.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