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国际社会的负责任大国——当代中国的身份诉求与实践建构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49年以来在国际体系、国内体系以及决策者几个层面力量的综合影响下,中国的国家身份几经转换,从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到第三世界国家;从一个革命性的体系外国家到现实国际社会的一员,从国际社会的正式成员到积极承担责任的国际社会负责任大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承担国际责任,履行国际义务,维护国际秩序,开始积极构建国际社会负责任大国身份。当代中国以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必将成为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被公认为起建设性作用的"国际社会负责任大国"。
作者 李慧明
出处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25-31,共7页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时殷弘.风物长宜放眼量——论中国应有的外交哲学和世纪性大战略[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13-20. 被引量:10
  • 2[5]Robert B.Zoellick."Whither China:From Membership to Responsibility?"Remarks at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s(New York City)[EB/OL].http://www.state.gov/s/d/rem/53682.htm,2005-09-21.
  • 3[美]江忆恩.《中国参与国际体制的若干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
  • 4[7][新加坡]许通美.探究世界秩序--一位务实的理想主义者的观点[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 5温家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在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的演讲[R].人民日报,2006-4-4.
  • 6[10]中国入世这5年[N].市场报,2006-11-10.
  • 7[11][美]阿拉斯泰尔·伊恩·约翰斯顿,罗伯特·罗斯.与中国接触--应对一个崛起的大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 8[14]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政策研究司.中国外交(2007)[Z].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 9[15]温家宝答中外记者问[N].人民日报,2006-03-15.
  • 10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1):10-15. 被引量:277

二级参考文献35

  • 1李少军.论安全理论的基本概念[J].欧洲研究,1997,18(1):24-33. 被引量:35
  • 2庞中英.广义安全、经济安全、安全合作———关于全球变化与安全问题的若干新思考[J].欧洲研究,1997,18(1):34-42. 被引量:17
  •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8、371,392,37、210,174、253,211,99.153.
  •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166页.
  • 5.《广告喊不出名牌企业如何打造名牌》[N].《人民日报》,2002年9月6日.
  • 6[美]理查德·伯恩斯坦 罗斯·芒罗 隋丽君译.《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M].新华出版社,1997年.第9页.
  • 7.《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 8.《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86、386页.
  • 9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 10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0年2月14日.

共引文献305

同被引文献39

  • 1京华时报.WTO终裁汽贸争端中国人世后首次败诉[DB/OL].mnc.people.com.cn.2008-12-17.
  • 2刘国远.我国就WTO汽车零部件裁决上诉人民网[DB/OL].mnc.people.com.cn.2008-09-17.
  • 3Livingston, Robert Eric.Glocal Knowledges : Agency and Place in Literary Studies[J].PMLA,Special Topic:Glob- alizing Literary Studies,2001, ( 1 ) : 145-157.
  • 4Appadurai, A.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 M ].Minneapolis, MN : University of Min- nesota Press, 1996.
  • 5Garcia Canclini, N. Hybrid Cultures. Strategies for En- tering and Leaving Modernity[M].Minneapolis,MN:Uni-versity of Minneapolis Press, 1995.
  • 6Pieterse, J. N. Globalization as Hybridization [A]. M. Featherstone, S. Lash, and R. Robertson ed. In Global Modernities [ M ].London: Sage, 1995 : 45-68.
  • 7Roberson, Roland.Globalization :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 M ]. London: Sage, 1992.
  • 8Tomlinson,J.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M].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9.
  • 9Sun Yifeng (孙艺风). Cultural Translation in the Context of Glocalization [J ].ARIEL: A Review of In- ternational English Literature, 2009, (2) : 89-110.
  • 10Venuti, Lawrence. Transl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A]. Sandra Bermann et al. ed. Nation, Language and the Ethics of Translation [M]. Princeton : Princeton UP, 2005 : 180.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