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科技导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9-30,63,共3页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同被引文献8
-
1殷企平.两种文化和英国高等教育(上)[J].高等教育研究,1994,15(2):91-94. 被引量:10
-
2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91.71-72,86-87.
-
3Lan Hunter.充当一种志业的人格.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三联书店,1999.160.
-
4尤利西斯·斯特拉顿.1961-1962年校长报告[J].教育研究参考资料(16),.
-
5A.N.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88.
-
6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345.
-
7(美)巴伯(Barber,B.)著,顾昕等.科学与社会秩序[M]三联书店,1991.
-
8(英)怀特海,A.N.著,何钦.科学与近代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二级引证文献51
-
1张璐,许德法.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能力培养与通识教育[J].科技资讯,2008,6(11). 被引量:1
-
2陈洪琳.赫钦斯高等教育思想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启示[J].文教资料,2008(3):115-118. 被引量:6
-
3王春春.浅谈中国通识教育之争[J].医学教育探索,2003,2(4):6-9. 被引量:3
-
4刘清涛.通识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初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1):102-105.
-
5朱佳颖.构建综合课程体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4(6):55-57. 被引量:1
-
6刘再起,王仰正,毛彩琴.对新世纪大学专业外语教育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1,22(3):39-44. 被引量:22
-
7宋旭琴,向鑫.激励理论在实验课教学中的运用[J].经济师,2005(5):118-118.
-
8陆源,厉旭云,梅汝焕,夏强.综合研究型课程的成绩评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90-91. 被引量:3
-
9黄兆信.用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改革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1):46-48. 被引量:33
-
10黄兆信,谢志远,应朝帅.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改革理论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6(1):81-82. 被引量: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