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北航软件学院在培养对日软件开发人才的专业研究生中进行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作者
张凯
机构地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
出处
《计算机教育》
2008年第6期29-30,28,共3页
Computer Education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专业研究生培养
实践教学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4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5
1
王建华.
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J]
.中国高等教育,2006(17):25-26.
被引量:36
2
刘力.
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及成功经验[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7):16-22.
被引量:74
3
王庆.
校企合作:高校办学的有效途径[J]
.上海高教研究,1997(2):60-63.
被引量:8
4
穆义生.
深化产学合作刍议[J]
.上海高教研究,1996,16(2):30-32.
被引量:3
5
蔡克勇.
论教学、科研和生产联合体[J]
.高等教育研究,1986,7(4):12-17.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丁志勇,曾晓萱.
美国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的形成和发展[J]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4(4):79-83.
被引量:2
2
陈益升.
世界高技术园区的历史发展图景[J]
.科技管理研究,1996,16(2):36-38.
被引量:2
3
Emma Rogerster etc:Life and Letters of William Barton Bogers,VoL Ⅱ,Boston and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and Co,The Riverside Press, Cambridge, 1986.P372.
4
曾晓萱.128号公路创造发明的摇篮——MIT[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2,(4).
5
王耀东.访美国北卡高科技园区[N].文汇报,1997-12-03.
6
鄢祖林.新经济开发区与科技企业孵化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14.
7
[美]戴尔·尼夫,等.知识对经济的影响力[M].邸东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93-111.
8
曲铭峰 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J].高教研究与探索,2000,(3).
9
安·马克森.美国高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10.
10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大学工业合作中心项目主任李杰博士访华报告(内部稿)[Z].1993-10-10.
共引文献
114
1
赵争,汲翔,张阳霞,赵冲.
职教高地建设下的育人功能的探索[J]
.中外企业家,2020,0(15):222-222.
2
王桂香,薛云,颜永得,马福秋,张景怀.
材料与化工硕士研究生“专班”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科教导刊,2023(9):57-59.
3
张国安.
刍议学研产一体化是高校对高新科技园区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4):136-141.
被引量:3
4
虞振飞,张军,杜宁,陈鹏万.
浅析研究型大学在产学研合作中遇到的问题[J]
.科研管理,2008,29(S1):13-16.
被引量:7
5
李道志,余绍军,符瑛.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指标及其内涵[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4):122-125.
被引量:25
6
王琦.
关于企业投资教育与捐资教育的思考[J]
.教育科学,1997(2):16-19.
7
潘正琼.
高等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9):15-16.
被引量:4
8
陈淑芳,徐玮.
关于陕西省产学研一体化问题的思考[J]
.商场现代化,2006(12Z):365-366.
被引量:1
9
孙鑫君,霍妍.
在服务地方中提升高校科研能力[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9(1):16-18.
被引量:5
10
孙雷,周宏.
一般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创新[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1):84-87.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5
1
邓建明,汤玫,朱海林.
计算机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探讨[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2):1-9.
被引量:2
2
徐巍华.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与职业资格认证的对接[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287-314.
3
乔益华.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探索[J]
.科技信息,2010(13X):157-157.
被引量:13
4
俞继仙,苏玉亮,肖立山.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J]
.石油教育,2011(6):62-64.
被引量:12
5
常宝英.
关于全日制计算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9X):7639-764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强保华,陶林,汪天天,何倩,夏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5(8):250-25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倪建成,闫超.
面向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微循环教学模式研究[J]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1):110-114.
2
王越,黄贤英,王勇.
计算机技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福建电脑,2013,29(5):32-33.
3
张岩,姜建锦,张克君,张晓昆,周长春,封化民.
计算机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特色课程体系建设[J]
.计算机教育,2016(12):91-94.
被引量:5
1
黄竹胜.
法理专业研究生培养的若干问题探讨[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5):112-113.
2
王志远,陈武凡,何明娥.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4):42-43.
被引量:11
3
孔冉.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谈设计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与课程改革——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15):40-41.
被引量:1
4
戴先凤.
试析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1(8):78-79.
被引量:2
5
邢俊玲,邝芳,武胜昔.
关于神经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几点体会[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5,14(4):350-352.
被引量:1
6
蒋荣丽.
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策略研究[J]
.文学教育(中),2011(3):46-47.
被引量:1
7
吉标,徐继存.
我国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30年:历史、现状与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12(10):39-45.
被引量:9
8
杨满福.
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初探[J]
.电化教育研究,2005,26(2):31-34.
被引量:3
9
唐欣.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3(9):33-33.
被引量:13
10
邢文奇.
应用型院校对日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
.科学中国人,2014(10X):161-161.
计算机教育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