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左传》中的楚人尚武精神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左传》的记述中,楚人的"尚武精神"以刚健、进取、自尊为内核,积极而慎重,这种精神实际上就是楚人的民族精神。正是在这种民族精神的指引下,楚人的军事战略与作战风格都表现出典型的进攻型特征,楚人在战争中也表现出"不胜利,宁勿死"与注重个人作战技能的英雄主义性格。
作者
周旻
机构地区
中华书局
出处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0-14,共5页
Journal of PLA Art Academy
关键词
《左传》
楚人
尚武精神
分类号
E25 [军事—军事理论]
K225.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喻宗汉.
楚国军事特点浅探[J]
.江汉论坛,1987(6):73-77.
被引量:2
2
俞伟超.
寻找"楚文化"渊源的新线索[J]
.江汉考古,1982(2):1-6.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13
1
杨权喜.
探索鄂西地区商周文化的线索[J]
.江汉考古,1986(4):60-67.
被引量:2
2
彭锦华,熊素文.
湖北沙市周梁玉桥遗址1987年的发掘[J]
.考古,2004(9):25-38.
被引量:4
3
马保春.
早期鄂豫陕间文化交流通道的初步研究[J]
.中原文物,2006(5):31-38.
被引量:3
4
杨建忠.
上古楚方言性质考论[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38(2):121-124.
被引量:1
5
许安港.
从楚文化来探析虎座鸟架鼓的象征意义[J]
.文学教育,2012(7):116-117.
被引量:3
6
张龙飞.
“楚师轻窕”的“轻窕”释义商榷[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5):51-52.
被引量:1
7
李玉洁.
《清华简·楚居》记载的夏商之际楚人活动地域[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6(5):164-167.
被引量:4
8
彭雪开.
桃源地名源流考[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2):107-111.
9
杨邓旗.
楚王族起源与《天问》中所见夏王朝初期事迹的关系[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27-129.
10
彭雪开.
长沙地名源流考[J]
.长沙大学学报,2016,30(6):7-1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5
1
李佳艳.
秦汉工商业者犯罪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z1):1-17.
被引量:1
2
郭清华.
勉县出土稻田养鱼模型[J]
.农业考古,1986(1):252-253.
被引量:10
3
秦中行.
记汉中出土的汉代陂池模型[J]
.文物,1976(3):77-78.
被引量:10
4
郭清华.
浅谈陕西勉县出土的汉代塘库、陂池、水田模型[J]
.农业考古,1983(1):127-131.
被引量:13
5
陈小葵.
法家“抑商”思想简论[J]
.消费导刊,2008,0(3):241-242.
被引量:2
6
朱红林.
从张家山汉律看汉初国家授田制度的几个特点[J]
.江汉考古,2004(3):75-82.
被引量:7
7
鄂川秀.
《诗经》与汉乐府爱情诗女性形象之比较[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7(5):20-22.
被引量:4
8
陈恳,英子,杨爱华.
“先秦楚人尚武”考论[J]
.体育文化导刊,2005(10):76-78.
被引量:10
9
刘弘.
巴蜀戎事考[J]
.四川文物,2006(1):38-46.
被引量:1
10
李传军.
秦汉时期的地域官脉及其成因——从“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谈起[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23(1):45-5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岳春梅,李蓉,李丹.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论尚武精神对汉乐府女性形象的影响[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143-146.
2
徐志斌.
秦汉时期汉中民众的经济观念及其形成原因[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4):86-90.
1
1970年彭德怀在狱中如何交代“百团大战罪行”[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5):52-53.
2
杨靖.
先秦时期楚人尚武精神的追本溯源[J]
.兰台世界(下旬),2013(4):85-86.
被引量:1
3
张钊.
体验中国军队[J]
.世界军事,2001,0(2):69-69.
4
20世纪世界各国军服[J]
.当代军事文摘,2004(1):73-74.
5
王虹.
论呼和浩特市古城历史形态的演变[J]
.内蒙古教育(C),2015,0(12):11-11.
被引量:1
6
德意志民族的“好战”素质[J]
.历史教学,2004(12):78-78.
7
卢得志.
陈毅的棋品[J]
.领导文萃,2000,0(7):66-67.
8
安太.
二战“公牛将军”率编队奇袭东京[J]
.晚报文萃,2011(3):36-37.
9
刘玉堂.
楚人的伐交艺术[J]
.军事历史,1989(4):48-50.
10
蒋文孝.
沉重的石铠甲 石甲胄是怎样制成的?用石材做甲胄 古今中外闻所未闻[J]
.文物天地,2002,0(10):28-31.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