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组织管理效率与生产率变动决定
被引量:9
出处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1-46,共6页
Economic Science
二级参考文献2
-
1雷明,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ductivity, Bfficiency and Refrom in China’s Economy,1992年
-
2李京文,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1989年
共引文献12
-
1万悦,孙巍,盖国凤.生产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1997(5):19-21. 被引量:2
-
2陈修颖.区域空间结构重组:国际背景与中国意义[J].经济地理,2005,25(4):463-466. 被引量:4
-
3肖素梅,殷国富,汪永超,石宇强.企业信息化评价原理与方法分析[J].机械,2005,32(9):57-59. 被引量:3
-
4胡宜朝,雷明.中国分省区FDI的引进效率评价与解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23(5):64-73. 被引量:15
-
5李双杰,左宝祥.东、西部地区1996—2005年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J].经济师,2008(7):129-131. 被引量:3
-
6高新才,韩妍.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分析——基于支撑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3):101-107. 被引量:3
-
7雷明,孙曙光.一种新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模式[J].经济科学,2010(1):34-41. 被引量:11
-
8陈桂云,潘德惠.企业资产演化的分布参数系统预测及其优化[J].控制与决策,1999,14(1):85-88. 被引量:1
-
9孙楚乔,韩文秀.动态经济系统中的一种预测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9(2):103-108. 被引量:2
-
10孙英隽,高泽坤.对外经济开放、区域市场整合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6,38(5):449-456.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66
-
1王云秀,秦伟广.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现状综述[J].时代经贸,2008,6(S1):110-111. 被引量:6
-
2郭庆松,陶向龙.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失业人口问题研究[J].人口研究,1997,21(3):7-14. 被引量:11
-
3武义青,史如海,郜明信.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与集约型的标志[J].价值工程,1996(3):5-8. 被引量:6
-
4李京文,李军.中美生产率比较[J].经济研究,1993,28(4):67-71. 被引量:16
-
5颜鹏飞,王兵.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39(12):55-65. 被引量:736
-
6杨廷干.对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的看法[J].当代财经,1994(4):48-50. 被引量:46
-
7戎刚,聂惠.中国第二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1985年~2002年)[J].生产力研究,2005(2):72-73. 被引量:6
-
8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40(6):51-60. 被引量:1218
-
9梁巧转.论高科技发展与环境承载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6,17(1):25-27. 被引量:3
-
10雷明,冯珊.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成因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16(4):1-12.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9
-
1邱春高.浅析技术进步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挤出效应[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67-70. 被引量:1
-
2张艳丽.经济增长方式的判定模型[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24(2):113-115.
-
3雷明,孙曙光.一种新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模式[J].经济科学,2010(1):34-41. 被引量:11
-
4孙艳,陶学禹.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关系[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9,22(1):31-34. 被引量:3
-
5汪永超,张根保,向东,何玉林.经济、环境与清洁化生产技术关系研究[J].四川环境,1999,18(4):34-38. 被引量:1
-
6周卫民.非体现型技术进步外生于经济增长吗——管理要素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9):102-110. 被引量:2
-
7赵友宝.管理创新:国有企业脱困的必由之路[J].经济体制改革,2000(1):64-68. 被引量:5
-
8路超,万玉山,赵友宝.论管理创新及其方向[J].商业研究,2000(3):30-31. 被引量:2
-
9武瑞杰.我国省际旅行社全要素生产率波动的测算[J].统计与决策,2013,29(11):98-10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31
-
1董煊.国有矿山企业管理创新新趋势——管理信息化[J].新疆有色金属,2002,25(S1):29-30.
-
2张东生,徐曼,袁媛.基于TRIZ的管理创新方法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23(B12):264-269. 被引量:40
-
3刘秀生,齐中英.管理创新对技术创新匹配的研究进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113-118. 被引量:4
-
4周卫民.管理要素的经济学内涵界定及其对内生增长理论的拓展[J].财经科学,2011(2):43-52. 被引量:2
-
5周卫民.非体现型技术进步外生于经济增长吗——管理要素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9):102-110. 被引量:2
-
6沈坤荣,周卫民.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管理要素:理论梳理和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12,33(5):153-160. 被引量:3
-
7郭贵才,刘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几点思路[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0,2(2):63-64.
-
8关峻.资本体现式和非体现式技术进步的经济驱动力比较——基于能源技术进步的视角[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4):122-126. 被引量:3
-
9李庆真.国有企业在体制变革中的嵌入性因素分析——针对西部地区国企A的个案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5(5):148-160.
-
10王秀伟.管理要素的经济学内涵界定及其对内生增长理论的拓展[J].商情,2013(52):80-80.
-
1赵克杰,许静,王文杰.枣庄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J].山东统计,2007(5):19-21.
-
2谷克鉴.开放中技术扩散对地区间生产率变动的影响[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3):3-10. 被引量:3
-
3张昆鹏,王亚蕊.浅析熊彼特之创新理论[J].商,2016,0(8):111-112. 被引量:3
-
4丁元,周树高.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流通经济,2008,22(12):52-55. 被引量:2
-
5李红松,田益祥.考虑要素替代弹性时技术进步影响劳动生产率变动的测定[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0,23(1):108-110. 被引量:9
-
6李国柱,朱玲玲,李从欣.河北省服务业生产率变动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1,25(2):75-78. 被引量:1
-
7王松奇.中国仍然要关注内需[J].领导决策信息,2001,0(41):22-22.
-
8王宗光,杜涛.陕西中小企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研究[J].商业时代,2008(29):91-92.
-
9白俊红,江可申,李婧,田泽永.中国区域创新生产率变动的实证分析——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J].系统工程,2008,26(7):40-44. 被引量:22
-
10苏艳.出口、产业结构和生产率变动:来自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证据[J].产经评论,2010,1(6):5-13.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