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颗粒剂的工艺进展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中药颗粒剂各阶段的工艺选择及进展进行比较分析,对满足各工艺要求的相关设备作了介绍,对辅料及矫味剂的合理选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
刘兴文
彭乐庆
机构地区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出处
《时珍国药研究》
CSCD
1997年第4期378-379,共2页
关键词
颗粒剂
工艺
中药
分类号
R283.627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18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11
参考文献
5
1
侯立新.
中药制剂中新型甜味剂的选用[J]
.中成药,1996,18(4):6-7.
被引量:15
2
孟根达莱,刘栓娣,青格乐.
醇沉工艺对中成药质量的影响[J]
.中成药,1996,18(3):51-51.
被引量:19
3
金芳,雷茂华.
工艺对十全大补口服液药效的影响[J]
.中成药,1994,16(5):2-3.
被引量:6
4
周跃华,李忠如,姜志勇.
玉屏风口服液醇沉乙醇用量的优选[J]
.中国中药杂志,1994,19(4):229-230.
被引量:8
5
陈红梅.
黄芪生脉口服液水提醇沉工艺探讨[J]
.中成药,1992,14(11):6-7.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王伟,刘大维.
甜菊糖在龋病预防中的应用——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研究[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89,5(1):19-22.
被引量:2
2
金芳,雷茂华.
工艺对十全大补口服液药效的影响[J]
.中成药,1994,16(5):2-3.
被引量:6
3
周跃华,李忠如,姜志勇.
玉屏风口服液醇沉乙醇用量的优选[J]
.中国中药杂志,1994,19(4):229-230.
被引量:8
4
李先荣,康永,程霞,牛艳艳,刘德宽.
注射用黄芪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1.对应激反应的实验研究[J]
.中成药,1989,11(3):27-29.
被引量:44
5
任世禾,张晓峰,黄松章.
平喘合剂中黄芩甙的定量及二种提取方法对黄芩甙的影响[J]
.中成药,1989,11(4):5-6.
被引量:7
6
吴志荣,陶建生,季文煌,陈宝生.
降压冲剂的药剂学研究[J]
.中成药,1989,11(7):5-6.
被引量:1
7
常雅萍,毕无邪,杨贵贞.
甘草多糖抗病毒作用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4):44-46.
被引量:60
8
吴国梁,王竹兰,宋凤茹,王燕燕,宫晓莉,平林,李功和.甜菊甙对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胰岛素的影响[J]江苏医药,1988(01).
9
全山丛,钱俊,王金政.
超滤法和水醇法制备补骨脂注射液的实验比较研究[J]
.中成药,1990,12(1):3-4.
被引量:41
10
李影,滕兆森,金汉台.
板蓝根冲剂生产过程中靛玉红的含量变化及工艺改进设想[J]
.中成药,1990,12(9):8-11.
被引量:33
<
1
2
>
共引文献
50
1
颜红.
天然澄清剂在中药水提液澄清工艺中的应用[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5,11(1):80-82.
被引量:45
2
富志军,李娟.
复方丹参混悬型无糖颗粒剂的研究[J]
.中成药,2004,26(12):984-987.
被引量:11
3
谢冬梅,刘丛彬.
桂枝茯苓混悬型无糖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研究[J]
.安徽医药,2005,9(5):328-329.
被引量:13
4
周斌,高文远,张铁军,陈海霞.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和前景[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7):1313-1316.
被引量:15
5
孟根达莱,刘栓娣,青格乐.
醇沉工艺对中成药质量的影响[J]
.中成药,1996,18(3):51-51.
被引量:19
6
向智男,宁正祥.
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及纯化方法比较[J]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6,26(1):116-120.
被引量:22
7
马家骅,杨明,谭玉婷,唐毅,陈雪梅.
中药无糖颗粒剂的研究概况[J]
.中国药业,2006,15(5):47-48.
被引量:18
8
魏玉平.
浅议工艺评价方法与指标研究的重要性[J]
.黑龙江中医药,1996,25(3):46-47.
9
刘苗,于筛成,张虹,林光伟.
中药醇沉工艺及设备浅析[J]
.中成药,2007,29(8):1202-1204.
被引量:20
10
谢秀娟,孙亚云,王思功,陈志峰,张定佳.
高速离心法与水醇法制备清热解毒口服液的比较研究[J]
.洛阳医专学报,1997,16(2):89-90.
被引量:11
<
1
2
3
4
5
>
同被引文献
188
1
王七根,黄慧烽,方俊雅.
β-环糊精在穿心莲颗粒剂制备中的应用[J]
.中成药,2004,26(7):595-596.
被引量:3
2
吕宏凌,王保国.
微滤、超滤分离技术在中药提取及纯化中的应用进展[J]
.化工进展,2005,24(1):5-9.
被引量:18
3
王志超,潘灏白.
超滤在中药注射剂制备中的应用[J]
.中成药,1993,15(3):2-3.
被引量:19
4
杜成安,严襄陵,方剑文,施顺清,杨洁,姚赛立.
吸附澄清法在中药水提液澄清中的应用研究[J]
.中成药,1993,15(11):2-5.
被引量:44
5
黄兰珍,张嘉珍,苏美凤.
中成药口服液制剂澄清与过滤的工艺研究[J]
.中成药,1993,15(11):6-8.
被引量:29
6
邵礼铮,刘晓华,杜文清.
中药浸膏复合5-Fu磁性微球在小鼠体内靶向定位的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3,24(1):53-55.
被引量:18
7
韩桂茹,徐韧柳,冯丽,杨建红,陈太平,付永浮.
水提醇沉对中药各类有效成分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5):286-287.
被引量:50
8
王晓平,廖工铁,侯世祥,王传敏.
β-环糊精在六神丸中的应用——2种六神丸的药剂学对比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7):415-418.
被引量:22
9
杨永芳,卜献春.
银翘滴鼻剂治疗小儿风热感冒临床研究[J]
.湖南中医杂志,1994,10(5):5-6.
被引量:9
10
冯若,赵逸云,李化茂,王进.
超声在生物技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4,21(6):500-503.
被引量:80
<
1
2
3
4
5
…
19
>
引证文献
7
1
杨小雷,张建春.
中药颗粒剂研究进展[J]
.首都医药,2005,12(12):36-37.
被引量:8
2
孙静,王昌利,刘继平.
试论水溶性中成药颗粒剂制备工艺的评价标准[J]
.现代中医药,2006,26(2):59-60.
被引量:2
3
罗仕伟,周丽萍,陈军,刘汉儒.
中药颗粒剂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J]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6,31(5):18-21.
被引量:2
4
徐莲英,陶建生,冯怡,张彤,朱卫丰.
中药制剂发展的回顾[J]
.中成药,2000,22(1):6-21.
被引量:89
5
李家诚.
动物用中药颗粒剂现状分析[J]
.现代畜牧兽医,2012(8):47-48.
6
陈晓颙,聂晶,张立群,李高.
调整中药颗粒剂水分限度的研究[J]
.中国药品标准,2015,16(6):424-426.
被引量:1
7
骆望美,宓鹤鸣,黄河舟.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现代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2,18(6):351-353.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11
1
邓茂芳,潘嬿.
中药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J]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4,12(4):26-28.
被引量:10
2
李国龙,李继睿,邵涛.
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及进展[J]
.广州化工,2004,32(3):5-9.
被引量:5
3
季昌锋,徐瑛,刘根凡,舒朝晖,余永富.
超细粉碎设备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J]
.矿冶工程,2004,24(5):39-41.
被引量:5
4
杨屹,唐睿,丁明玉.
大孔吸附树脂对天麻素的吸附与分离特性的研究[J]
.分析试验室,2004,23(11):1-4.
被引量:11
5
陈浩.
颈椎活血胶囊喷雾干燥的工艺研究[J]
.安徽医药,2004,8(4):248-249.
被引量:1
6
罗志宏,叶晓红,范文成.
中药滴丸剂的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2005,27(10):796-798.
7
蔡文智,蔡保塔,李亚洁.
湿热环境下密闭性功能敷料对创伤康复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10):734-735.
8
王昌利,张文平,孙静.
中药滴丸剂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刊,2006,24(1):62-64.
被引量:5
9
李书兰,骆雪芳,马丹,胡育筑.
中药中微量元素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概况[J]
.药学进展,2006,30(2):49-56.
被引量:39
10
孙静,王昌利,刘继平.
试论水溶性中成药颗粒剂制备工艺的评价标准[J]
.现代中医药,2006,26(2):59-60.
被引量:2
<
1
2
3
4
5
…
12
>
1
欧阳广娜.
天然抗疟药青蒿素应用和分离纯化工艺进展[J]
.科技传播,2012,4(13):86-87.
被引量:2
2
杨志欣,范玉玲.
逍遥方制备工艺研究现状及展望[J]
.中医药学刊,2006,24(11):2067-2068.
被引量:2
3
张玉祥,李宗伟.
银杏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1076-1077.
被引量:15
4
杨宏静.
黄芩乙醇回流提取工艺研究[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6):492-493.
被引量:10
5
许小军,冯洪江.
提高中药口服液澄明度的工艺进展[J]
.时珍国药研究,1997,8(4):363-364.
被引量:10
6
陈展,杨家福,吴晓燕,凌晓云.
痔瘘洗液的工艺选择[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103-104.
被引量:1
7
王传丽,张永健.
黄芪在炮制中不宜水处理[J]
.时珍国医国药,1996,8(5):64-65.
8
刘敏彦,曹秀莲,刘姣,崔力剑,牛丽颖.
胃舒胶囊中延胡索提取工艺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719-1720.
9
朱愉,李玮,苗富来,王云舫.
天津市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科基本情况初步调查[J]
.天津中医,2002,19(3):78-78.
10
赵士凯,黄有云.
益智仁的传统炮制及其工艺选择[J]
.中成药,1994,16(3):24-25.
被引量:1
<
1
2
>
时珍国药研究
199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刘华珍
葛长江
曾慧琳
王小东
许俊堂
赵荣乐
盖鲁粤
张克云
韩国柱
相关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复旦大学
中国科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中国药科大学
相关主题
凝血酶抑制剂
新型口服
达比加群酯
抗凝药
抗凝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