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战前十年知识界脉象发微——基于两种谱系的考察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抗战全面爆发前的十年是晚近中国知识生态史的重要发展阶段,此中,亮点纷呈,疑点亦多。目今,一般的思想文化史研究认为上海为此间中国知识界惟一的中心。经过考察大量的原始史料,本文对此提出商兑意见,即平、沪均为中国知识界之中心,惟功能各有不同而已。北平是教育学术中心,以学院教师居多,上海是文学震中,以自由作家称胜;前者的物质生活普遍丰裕,政治地位亦高;后者生活虽则体面,但仍相对清寒。故此,南北不同的政治态势渊源深厚。此一文化格局、经济格局的背后,乃是思想谱系和政治态势的深刻分歧:前者多系公费留学英美出身,从自由主义角度来继承五四遗产,维系了现代中国的学术共同体;后者则从激进主义视角来理解五四,并最终主导了战后中国知识界的基本走向;然其历史基点均在"五四"。
作者 刘超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历史系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8-135,共8页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1

  • 1陈平原.首都的迁徙与大学的命运——民国年间的北京大学与中央大学[J].文史知识,2002(5):32-40. 被引量:6
  • 2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丛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 3“北平市区户口及户籍统计表“(1936年5月),《北平市统计览要》(1936),第8页.
  • 4陈明远.《20世纪30年代大中学校经济状况》.
  • 5《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 6《全国各大学概况总表》,教育部统计室编.《二十三年度全国高等教育统计》(1936年10月),第50-51页.
  • 7《蒋廷黻回忆录》,[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27-130页.
  • 8周质平编. A Collection of HuShih's Unpublished English Essays and Speeches (胡适未刊英文遗稿).[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年版.
  • 9朱自清1937年10月13日日记,《朱自清全集》第9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90页.
  • 10战前国民政府教育部编.《全国高等教育统计》(1936).

二级参考文献3

  • 1龚放等编著.《南京大学》,72,66页
  • 2《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五编“高等教育”,《中华民国教育年鉴》8册,589-599页,台北:宗青图书出版公司影印,1991年
  • 3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所编.西南联大五十周年纪念文集《笳吹弦诵情弥切》.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

共引文献14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