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武术与书法的异曲同工之妙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武术与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种表现形式,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内涵、法则和规律,但两者并非是相互独立的文化,而是彼此有交流、有沟通。文章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自身的实践体会,对两者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探讨,旨在为更好地促进两者的发展提供借鉴、开拓思维,使其各自达到更高境界。
作者
王国志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47,58,共3页
Sports Culture Guide
关键词
武术
书法
比较
中国传统文化
分类号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J211.26 [艺术—美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2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7
1
金学智.《书法美学谈》,台北华正书局有限公司,1990
2
沈尹默.《书法论丛》,台北华正书局有限公司,1987
3
夏廷贤.《书道犹兵》,解放军出版社,1999
4
刘钢纪.《书法美学简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
5
邱丕相.《武海泛舟》,上海体育学院内部资料.2000
6
蔡龙云.《中国武术套路运动》,上海体育学院内部资料,2000
7
包世臣.《艺舟双楫疏证》,台北华正书局有限公司,1980
同被引文献
62
1
陈东.
中华武术与书法的比较研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1):7-8.
被引量:6
2
王胜.
中国书法中和美的表现形态研究[J]
.美术大观,2008(4):138-139.
被引量:1
3
杨祥全,吕广臣.
“精武元祖”霍元甲考略[J]
.搏击(武术科学),2008,5(3):21-23.
被引量:5
4
张智,孙刚.
论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武术[J]
.搏击(武术科学),2007,4(12):20-21.
被引量:3
5
陈根福,王国志.
上海精武体育会对中华武术发展的影响[J]
.搏击(武术科学),2006,3(9):1-2.
被引量:2
6
张军平.
武术与书法的历史渊源初探[J]
.搏击(武术科学),2006,3(9):16-18.
被引量:7
7
李永明,马会清.
中国传统武术与书法[J]
.搏击(武术科学),2006,3(10):20-21.
被引量:7
8
赵铃.
民族文化是武术美学思想的沃土[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S2):296-298.
被引量:9
9
周贤彪.
中华武术与书法之比较[J]
.江汉学术,1999,30(5):33-35.
被引量:2
10
秦宗林,冯仕成.
当代民谣文学特色初探[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2(3):48-5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0
1
王英杰.
对武术文化的思考[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27(S2):131-132.
2
封慧歆.
从霍元甲、李小龙谈中国武术技击的发展[J]
.搏击(武术科学),2011,8(7):12-13.
被引量:1
3
周生军.
论武术与书法的审美共通性[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31(3):49-51.
4
马文友,邱丕相.
武术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3):226-228.
被引量:8
5
杜金朱,杜成才.
浅谈武术与中国书法的比较[J]
.学周刊(下旬),2012(10):5-5.
被引量:1
6
王峰.
武术与书法的相关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44-44.
7
舒献忠.
中国书法与中国武术的互通性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3(24):8-9.
8
杨丽娜.
试析武术文化与书法文化的互孕性[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3):95-95.
被引量:1
9
车通.
习练武术套路对书法创作的影响[J]
.中华武术,2021(2):119-121.
10
罗景,丁丽萍.
论武术歌诀及其对武术传播的启示[J]
.中华武术(研究),2013,2(4):22-2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李冉,胡亮.
关于太极拳的古典美学探究[J]
.拳击与格斗,2018,0(1X):120-121.
2
阮坤.
霍元甲的中国武术精神与贡献[J]
.兰台世界(下旬),2014(2):97-98.
被引量:1
3
许艳玲,赵鑫.
传统与竞技武术文化圈的互动研究[J]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6):20-22.
被引量:2
4
徐斌.
失传的陈家沟太极长拳再拾小述[J]
.兰台世界(上旬),2014(11):141-142.
5
安汝杰,刘晓燕.
严复翻译理论下的武术文本翻译论释[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6):76-80.
被引量:6
6
高健.
螳螂拳之美学特征研究[J]
.体育世界,2014(11):63-65.
被引量:1
7
李富刚.
中华武术美学研究的历史演进及其未来展望[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3):326-334.
被引量:12
8
徐芳,周萱,曹姗,杨晓丽,冯闲野,赵紫薇,王泓午.
精气神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
.辽宁中医杂志,2017,44(10):2062-2065.
被引量:10
9
齐旺,宿继光.
“四因论”视角下武术美探析[J]
.辽宁体育科技,2018,40(6):105-107.
被引量:1
10
漆才杰,郑明远.
沉静与从容:对太极拳艺术精神的研究[J]
.武术研究,2019,4(2):69-71.
被引量:2
1
张秋臻.
闪展腾挪与笔歌墨舞[J]
.中华武术,2000(11):32-32.
2
王峰.
武术与书法的相关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44-44.
3
张力进,蒋福文.
武术与书法之间的渊源与关联[J]
.读书文摘(青年版),2014(12):18-18.
4
周生军.
论武术与书法的审美共通性[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31(3):49-51.
5
黄少龙.
开拓思维(叁)提升棋力[J]
.象棋研究,2003(3):32-33.
6
刘日红.
谈体育游戏在田径教学中的作用[J]
.田径,2014,0(10):49-51.
被引量:1
7
李威.
刍议武术与书法文化的异曲同工之妙[J]
.中华文化论坛,2010(3):179-183.
被引量:2
8
刘姝.
论美术与文学的情感表现[J]
.芒种,2012(15):144-145.
9
陈彦平.
浅谈中国山水画笔墨[J]
.跨世纪,2009,17(2):233-233.
10
声音[J]
.中国收藏,2011(9):41-41.
体育文化导刊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