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童年的回归:基于童年生活的课程理念——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为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通过对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五年级上、下册)的分析,我们发现:童年的回归是这部教科书的主要理念,童年的生活是其展开的基础。该教科书在内容结构、主题以及人物选取上,都表现出紧紧围绕儿童日常生活的特点,更加注重开展多样的活动,强调儿童的实际参与、亲身体验。儿童成为新教科书的表达主体,儿童的话语方式受到更多尊重。
出处 《中国德育》 2008年第4期62-64,84,共4页 Moral Education China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和谐社会道德教育的独特性研究(课题批准号:DEA060111)"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5

  • 1[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 王宏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 2[前苏联]凯洛夫著 沈颖译.教育学[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 3[美]杜威著 孙有中译.新旧个人主义[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5..
  • 5[德]恩斯特·卡西尔著 甘阳译.《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共引文献15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