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透镜模式:光电子媒介下城市的可通约性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章针对当代视觉传媒的特点,提出光电子媒介下城市传播的"透镜模式",也就是城市的大光学成像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之于人的现身情态如何由直接在场转为远程在场。文章还进一步通过案例分析指出:正是人们对可通约性的需求,构成了这种转向的内在动力——它刺激当代图像生产工业制造出通用的城市符号指涉系统,最终使得公共图像超越公共空间成为达成城市通约所必需的信息平台。
作者 周诗岩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5-120,共6页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艾柯.《悠游小说林》,俞冰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10-11页.
  • 2Baudrillard, J. (Author) ; Sheila Faria Glaser (Translator).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5, pp.2-3.
  • 3Mark Poster. The Mode of Information . 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Basil Blackwell, 1990, pp.33-45.
  • 4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4页.
  • 5《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5-109页.
  • 6保罗·维利里奥.《解放的速度》,陆元昶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 7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第15-16页.
  • 8柏格森.《材料与记忆》,肖聿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第26页.
  • 9Michell, W. J. Picture Theo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pp. 111-281.

共引文献3

同被引文献7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