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8年第4期12-24,共13页
Russian Central Asian & East European Market
共引文献32
-
1陆蓉.中俄贸易互补性研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实证分析[J].大众商务,2010(12):89-89. 被引量:3
-
2唐朱昌,陈勇.“龙熊”共舞与经济转型——论影响中俄和平发展和互惠合作中的经济转型不彻底性[J].东北亚论坛,2007,16(1):99-105. 被引量:4
-
3李艳丽.美国的FTA战略与石油安全[J].国际经济合作,2007(12):75-80. 被引量:1
-
4李艳丽.NAFTA中的能源条款与美国石油安全[J].特区经济,2008(1):81-83. 被引量:4
-
5陈柳钦.建立中俄双边FTA的可行性及战略设想[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2):5-11. 被引量:2
-
6田春生.关于中俄经贸合作模式的特性分析[J].俄罗斯研究,2007(6):46-53. 被引量:2
-
7徐林实,徐杰.中俄双边贸易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2-34. 被引量:4
-
8释冰.试析俄远东地区与中国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J].西伯利亚研究,2008,35(4):25-27. 被引量:3
-
9崔丽莹.我国农产品对俄罗斯出口问题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2):11-12.
-
10徐妍.中国新疆与俄罗斯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J].新疆财经,2009(2):61-6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77
-
1韩立华.中俄经贸关系的现状及提升路径[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7(6):34-37. 被引量:10
-
2李传勋.中国对俄罗斯远东的投资及其制约因素[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4(11):9-14. 被引量:6
-
3陈岩.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振兴与政府管理创新[J].中国城市经济,2005(4):54-56. 被引量:2
-
4邹炜炜,陈怀海.东北振兴与东北亚经济合作[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4):35-39. 被引量:3
-
5赵伟,应艳,赵婷.满洲里对俄边贸:现状与问题[J].浙江经济,2005(20):30-32. 被引量:6
-
6潘凤,杨烨.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主要推动力[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8-41. 被引量:1
-
7张晓强.提高投资合作水平 实现中俄两国互利双赢[J].中国投资(中英文),2006(12):36-37. 被引量:2
-
8赵传君,宋铁锋.中俄贸易可持续发展研究[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7(1):1-6. 被引量:8
-
9曹英华.产业内贸易与中俄贸易可持续发展[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7(1):28-31. 被引量:7
-
10赵传君.关于中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探讨[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7(1):39-45.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10
-
1王金亮.中俄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求是学刊,2010,37(1):55-59. 被引量:7
-
2王金亮.中俄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复印报刊资料(国际贸易研究),2010(6):67-72. 被引量:1
-
3吴振刚,谭杰.抚远三角洲综合开发的策略研究[J].西伯利亚研究,2010,37(4):42-44. 被引量:1
-
4郭力.中俄直接投资便利化的实施路径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12):5-11. 被引量:8
-
5杜辉.影响中俄经贸发展的环境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19(3):33-38. 被引量:1
-
6余振,陈继勇,邱珊.中国—俄罗斯FTA的贸易、关税及福利效应——基于WITS-SMART的模拟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4,28(6):63-69. 被引量:12
-
7刘炳良.关于构建中俄自由贸易区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4(23):42-43.
-
8余振,周波,邱珊.论中国-俄罗斯FTA的经济基础与路径选择——基于“自然贸易伙伴假说”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4(6):137-144. 被引量:4
-
9李娜,张华朋.云南自贸区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0,0(2):14-16. 被引量:6
-
10成榕,刘晓红.黑龙江省对俄贸易跨境信用卡结算风险及防控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21(16):55-59.
二级引证文献40
-
1梁俊伟,卢玫竹,张建武.RTA如何影响双边贸易?[J].开放经济研究,2020(1):1-24.
-
2高自旺.河北自贸区曹妃甸片区的发展定位、困境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4):18-19. 被引量:4
-
3巫雪芬,王进.“金砖四国”产业内贸易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J].特区经济,2011(3):87-88.
-
4杨慧瀛.基于G-L法的黑龙江省产业内贸易发展实证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3-27. 被引量:1
-
5张国兵,安烨.人民币汇率与中俄主要产品贸易分析[J].东北亚论坛,2013,22(3):92-99. 被引量:5
-
6于善波,刘宇会,李锦姬.抚远三角洲区位优势分析与发展战略选择研究[J].现代商业,2013(21):69-70.
-
7周静.WTO背景下扩大黑龙江省对俄产业内贸易规模的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13(9):35-37. 被引量:1
-
8陈红.中国—俄罗斯经济基础及提升路径[J].管理观察,2015(13):167-169.
-
9蔡金阳,朱子敬,胡瑞法.中国和俄国产业内贸易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2015(12):100-104.
-
10王珏,黄光灿.中国对“丝路六国”直接投资便利化影响因素研究[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16,32(3):7-14. 被引量:2
-
1杨东群,李先德.中国农产品对俄罗斯出口状况分析[J].世界农业,2006(5):27-30. 被引量:2
-
2张中华.中俄两国相互投资合作透视[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10):36-39. 被引量:4
-
3庆祝《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活动在京举行[J].留学生,2011(8):7-7.
-
4张全.中俄关系站上新起点[J].党政论坛,2011(16):42-42.
-
5习近平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 共创中俄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J].党课,2016,0(14):4-4.
-
6左凤荣.顺利发展的中俄关系[J].理论参考,2007(5):34-36.
-
7王德明.共同见证中俄关系发展新起点[J].新高考(语文学习),2011(9):4-6.
-
8邱海燕.试析《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生命力[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14-19.
-
9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关于《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十周年的联合声明[J].新华月报,2011(14):132-132.
-
10中俄元首发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联合声明[J].中亚信息,2011,0(6):46-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