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乙烯利对棉子休眠的影响及破除休眠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采用大子品种苏棉1号,研究了使用乙烯利后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不好的原因是种子休眠。种子经贮藏后发芽率显著上升。休眠种子剥壳后能获得较高的发芽率,表明产生休眠的抑制部位在种壳。根据种壳中可溶性酚耗氧阻止萌发的理论,采用FeSO4或FeCl3水溶液浸种后晒干、浓H2O2溶液浸种、40℃高温处理、贮藏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由于能消除酚类物质的活性,或促其氧化,或强迫供氧抵消酚类物质的耗氧作用,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破眠效果。
出处 《中国棉花》 1997年第10期14-16,共3页 China Cott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李仁维,赵学然.打破棉花种子休眠的探讨[J]中国棉花,1988(02).
  • 2刘迪荣.棉子休眠的几个问题[J]中国棉花,1986(01).
  • 3吴廷荣.要正确选留乙烯利催熟的棉花种子[J]中国棉花,1984(01).
  • 4[苏]罗宾 主编,陈恺元等.棉花生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同被引文献101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