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8.7%,创11年来新高。本轮食品价格上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副产品是主导因素。这些年来,大量的青壮年农民到东部沿海以及西部的中心城市务工,由于收入比种田高出几倍甚至十倍,“重工轻农”思想在农村非常流行。这使大量地区土地撂荒严重,新技术推广困难,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粮食产量下降。而养猪不赚钱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民养猪积极性,市场供给锐减;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快速转移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加剧了猪肉市场的供需失衡。究竟食品价格上涨中有多少上涨的部分能到农民手里?很多人认为几乎没有,发了财的是中间商罢了。我国应该参照欧美国家扶持标准向农业提供补贴,吸引或留住部分青壮年农民和知识农民。此外,应尽快战略构建粮食预警体系,做好市场供应和价格应急预案迫在眉睫。
出处
《WTO经济导刊》
2008年第4期9-9,共1页
China WTO Trib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