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越来越多的街头凶杀.青少年帮派犯罪和个人携带枪支犯罪形成了今天英国的新型犯罪。英国首相布朗指出,英国正处于新型犯罪时期。
出处
《民主与法制》
2008年第7期50-51,共2页
DEMOCRACY AND LEGAL SYSTEM
同被引文献18
-
1杨宗辉,刘为军.疑难案件的特征及成因研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1,13(4):76-80. 被引量:11
-
2邱兴隆."有利被告"的实体意义[J].人民检察,2005(03S):5-7. 被引量:7
-
3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
4[德]罗伯特·阿列克西 舒国滢译.法律论证理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
5王汉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的说明》,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讲话》,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第394页。
-
6林山田.刑法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
7黄庆畅.积极应对新型犯罪挑战'努力提高打击预防犯罪能力和水平[N].人民日报,2011-02-12.
-
8《2014年度上海金融检察白皮书》发布,案件总量上升,新型犯罪高发[N].上海金融报,2015-05-26.
-
9彭波.专业手段对付新型犯罪[N].人民日报.2013-04-17.
-
10时延安.试论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1).
-
1胡学相,许玫.定罪的根基: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贯彻——兼评“携带凶器抢夺”以抢劫罪论[J].广东法学,2006(2):39-42.
-
2王志坤.“携带凶器”辨析[J].人民检察,2014(6). 被引量:1
-
3谢望原.六个方面把握“携带凶器盗窃”[J].人民检察,2014(6). 被引量:3
-
4陈洪兵.金融诈骗罪中的罪数及法条竞合问题[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15(2):30-32. 被引量:2
-
5网民对职务犯罪财产刑“全覆盖”充满期待[J].瞭望,2013(13):60-60.
-
6李小华.浅谈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3):50-52. 被引量:2
-
7郑汉军,刘德伦.合同诈骗犯罪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辽宁警专学报,2002,4(4):22-25.
-
8法政新知[J].江淮法治,2010(8):5-5.
-
9张功.“因果关系”犯罪形成说述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6):103-104.
-
10杜文俊,李雅璇.青少年帮派犯罪之预防与矫正[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6):24-28. 被引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