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性善论”对中国法治的消极影响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治国思想,"性善论"则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基础。"性善论"为皇权所用造成权力制约机制不健全,"善"的价值体系造成泛道德主义及"性善"导致人格不独立严重阻碍了今天中国的法治建设。因此,借鉴西方先进的法治思想,克服儒家性善论的消极影响,是中国法治的必由之路。
作者
程延军
机构地区
内蒙古大学
出处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27-28,共2页
Journal of Liaoning Academy of Governance
关键词
性善论
权力制约
泛道德主义
法治
分类号
D60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温晓莉.
21世纪中国法治建设的主题[J]
.学习与探索,2001(4):49-51.
被引量:2
2
郝铁川.
“性善论”对中国法治的若干消极影响[J]
.法学评论,2001,19(2):20-24.
被引量:49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郑天翔.《确保依法独立审判·独立植察》,载《人民法院报》1999年9月28日第三版.
共引文献
49
1
余泓.
论警察的人性观教育[J]
.时代文学,2008(12):188-189.
2
王建军.
也谈德治与法治——与“德治本、法治标”论者商榷[J]
.职大学报,2003(4):62-63.
3
罗猛.
中国法治之路的现实选择[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17-19.
被引量:1
4
周忠瑜,马俊祖.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法理思考[J]
.青海师专学报,2004,24(3):31-36.
5
朱景文,叶传星.
2001年法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2002(1):3-7.
被引量:1
6
曾宪义,赵晓耕.
2001年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2002(1):8-15.
7
郑磊.
法治观念初探[J]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5):3-6.
被引量:1
8
陈福胜.
法治人性基础的三个视域[J]
.北方论丛,2004(6):115-119.
被引量:3
9
陈欣新,刘翠霄.
法理学研究述评[J]
.法学研究,2002,24(1):100-107.
被引量:3
10
李文霞.
论司法地方化及其障碍排除[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2):128-132.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13
1
杨寿堪,路淑英.
论人性的弱点[J]
.湖南社会科学,2004(4):1-4.
被引量:9
2
焦占营.
治权与职务犯罪预防[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13(3):76-82.
被引量:3
3
汤志钧.
梁启超论《孟子》[J]
.史林,2007(3):176-183.
被引量:6
4
慕平.
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思考——以有效实施《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J]
.法学杂志,2007,28(4):82-85.
被引量:1
5
王元明.
中西性恶论比较及其现代意义[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4):1-5.
被引量:10
6
启良.
走出道德理想主义[J]
.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6,15(2):6-13.
被引量:2
7
郝铁川.
“性善论”对中国法治的若干消极影响[J]
.法学评论,2001,19(2):20-24.
被引量:49
8
里赞.
“人性恶”与法治——一个形而上学的视角[J]
.现代法学,2001,23(3):31-37.
被引量:41
9
郝铁川.
“法主德辅”: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实践解读[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6):30-41.
被引量:1
10
汤啸天.
在理论创新中强化职务犯罪预防[J]
.犯罪研究,2003(6):31-3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谭志君,林志军.
职务犯罪预防应走出道德理想主义的泥潭[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2):122-125.
2
童云峰.
关于熟人圈内性善论对中国法治消极影响的批判——与郝铁川教授的不同观点[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0(2):52-55.
1
杨丙安.
略论振奋民族精神[J]
.道德与文明,1997(6):3-5.
被引量:2
2
李战奎.
论“德”与以德治国[J]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9(2):81-82.
3
林心雨.
泛道德主义对政治现代化的负面影响[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33-37.
被引量:1
4
刘绪义.
文化传统中的负面观念及其对依法行政的影响[J]
.求索,2015(12):133-137.
被引量:1
5
张洪成,黄瑛琦.
无被害人犯罪研究[J]
.政法论丛,2006(4):61-65.
被引量:4
6
朱玛.
论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协调统一[J]
.嘉应大学学报,2001,19(4):10-14.
7
刘文光.
正确认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3):71-73.
8
张德强.
泛道德主义、非道德化与法律文化[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5,17(6):28-32.
被引量:6
9
李战奎.
以德治国和与时俱进初探[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84-86.
被引量:1
10
道德之痛[J]
.领导文萃,2006(5):1-1.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