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陈献章读经以求诸吾心的思想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陈献章的心学思想与其经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提出读经以求诸吾心的思想,强调读经的目的是为了求吾心,由此他批评汉唐训诂辞章之学,对宋学作出评价,提倡以我观书,批评以书博我,徒诵"六经"之言。体现了其心学的经学观,成为宋明时期联结陆九渊心学到王阳明心学的中间环节。
作者
蔡方鹿
机构地区
四川师范大学政教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35,共5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关键词
陈献章
求诸吾心
心学经学观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1
黄宗羲.《白沙学案上》,《明儒学案》,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8页.
2
陈献章.《古蒙州学记》,《陈献章集》卷1,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8页.
3
陈献章.《道学传序》,《陈献章集》卷1,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0页.
4
陈献章.《程乡县儒学记》,《陈献章集》卷1,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9页.
5
陈献章.《重刻白沙全集序》,《陈献章集》附录3,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901页.
6
陈献章.《认真子诗集序》,《陈献章集》卷1,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页.
7
陈献章.《次韵庄定山谒孔庙》,《陈献章集》卷5,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88页.
8
陆九渊.《语录上》,《陆九渊集》卷34,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95页.
9
陈献章.《候方伯刘东山先生至》,《陈献章集》卷6,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669页.
10
陈献章.《读周朱二先生年谱》,《陈献章集》卷6,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76页.
共引文献
8
1
苟小泉.
主体面向与学术分野--王阳明不说起陈白沙的原因探析[J]
.人文杂志,2008(3):53-58.
2
苟小泉.
从“道德”到“自得”——中国哲学本体论主体性维度的存在、展开与完成[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1-95.
被引量:4
3
孙齐鲁.
陆象山与杨慈湖师弟关系辨证[J]
.现代哲学,2010(2):116-122.
被引量:3
4
康宇.
论明代“江门心学”的经典解释思想——以陈献章、湛若水为中心[J]
.中国哲学史,2012(2):90-96.
被引量:3
5
叶文举.
从心学内涵看杨简废《序》的思想成因[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3(4):509-515.
被引量:1
6
李婵娟.
乡邦意识与地域诗学观之建构——以明清之际的岭南诗坛为个案[J]
.学术研究,2016(2):169-176.
被引量:3
7
朱承.
儒家哲学中的认知与行动[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6,38(3):41-49.
8
包佳道,谢光前.
陆九渊异端思想及其文化意涵探察[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4):25-31.
同被引文献
17
1
孙学堂.
陈献章与晚明文学思潮[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52-57.
被引量:4
2
苟小泉.
近三十年陈献章哲学思想研究述评[J]
.哲学动态,2006(9):32-36.
被引量:2
3
黄宗羲.白沙学案上朋儒学案.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78.
4
陈献章.陈献章集·卷一.孙海通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33、279、41、144、54、66、220、20.
5
陈献章.陈献章集·卷二.孙海通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33、279、41、144、54、66、220、20.
6
陈献章.陈献章集·卷四.孙海通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33、279、41、144、54、66、220、20.
7
明儒学案.白沙学案上.
8
陈献章集(卷一)·龙岗书院记.
9
陈献章集(卷四)·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韵.
10
陈献章集(卷二)·复赵提学佥宪三则.
引证文献
2
1
周航.
浅析陈献章心学思想[J]
.黑龙江史志,2013(8):50-51.
2
路传颂.
儒家意识形态再生产和“自得”主体的诞生[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3):41-44.
1
蔡方鹿.
程朱理学的经学观[J]
.学习论坛,2008,24(12):58-62.
2
蔡方鹿.
论宋明理学的经学观[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1):42-48.
被引量:6
3
苏晓晗.
《周易》象理无隔视野下的船山经学观[J]
.周易研究,2006(1):74-80.
4
李明友.
“得鱼而忘筌,醪尽而糟粕弃之”——再论王阳明的经学观[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28(3):106-107.
被引量:4
5
李明友.
敦本尚实,返朴还淳——王阳明的经学观[J]
.中国哲学史,2005(2):118-121.
被引量:1
6
蔡方鹿.
蒙文通的今古文经学观[J]
.齐鲁学刊,2006(3):9-13.
被引量:1
7
庄大钧.
王充经学观论略[J]
.孔子研究,1998(1):77-85.
被引量:1
8
蔡方鹿,付春.
王阳明经学思想新探[J]
.江汉论坛,2009(6):10-14.
被引量:6
9
包佳道.
杨时道学视域中的儒家末学及其文化意涵[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2(1):48-54.
10
王汎森.
从经学向史学的过渡——廖平与蒙文通的例子[J]
.历史研究,2005(2):59-74.
被引量:30
社会科学战线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