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变迁 被引量: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经历了三个时期,即人民公社时期、家庭承包经营时期和改革探索时期。从1958年到1978年,人民公社包揽公共事业是我国农村的典型模式,它对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从1978年至党的十六大,我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这种小生产组织形式,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业迅速发展,但农村基础设施、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这表明小生产的组织形式与农村公共事业的基本特点相矛盾。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处在改革探索时期,新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尚未形成,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推进。
出处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45,共4页 Academic Exchange
基金 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国家统计局.1954年我国农家收支调查报告[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57、
  • 2赵得馨.中国经济通史(第10卷·上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137.
  •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0,380,91-92,120,109,275,121.

共引文献891

同被引文献24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