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吴歌乙集》风波背后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现代中国学术的转型,不仅表现为中学在西学冲击、影响下,发生分化、重组;就是外来概念、知识、学术系统本身,由于来自历史文化等背景各异的国度,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传播过程中增加了中国学人认知、理解和取舍的难度,也会不断有所调整演进,民俗学在中国的演进即为典例。
作者
刘小云
机构地区
玉林师范学院政法系副教授
出处
《民俗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246-256,共11页
Folklore Studies
关键词
风波
吴歌
中国学术
学术系统
历史文化
传播过程
民俗学
演进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0
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8
1
清水.吴歌乙集,1928(39).
2
王翼之.吴歌乙集,1928.
3
施爱东.
私情歌谣与《吴歌乙集》风波[J]
.民俗研究,2001(3):27-39.
被引量:8
4
耿云志.胡适遗稿与秘藏书信,1994.
5
钟敬文;董晓萍.钟敬文学述,2000.
6
刘万章.为《民俗周刊》复刊说几句话,1933(111).
7
顾颉刚.颚刚日程,1928.
8
耿云志.明适遗稿与秘藏书信,1994.
9
韦承祖.民俗学传习班之经过,1928(23-24).
10
顾颉刚.颉刚日程,1928.
二级参考文献
50
1
梁启超.《论学日本文之益》[A]..《饮冰室合集·饮冰室文集之四》[C].,.第80-81页.
2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101页.
3
.《东籍月旦》[A]..《粱启超文选》下[C].,.页383.
4
.《杨垄民族研究文集》[M].民族出版社,1991年..
5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史论丛续稿序》[A]..《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C].,.第260页.
6
.《杨树达论语疏证序》[A]..《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C].,.第262页.
7
.《中国史叙论》[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C].,.第9-10页.
8
石川祯浩.《辛亥革命时期的种族主义与中国人类学的兴起》[A].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中)[C].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006页.
9
王汎森.《晚清的政治概念与“新史学”》[A]..《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C].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65-196页.
10
.《自述古史观书》[A]..《古史辨》(一)[C].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2页.
共引文献
71
1
杨华.
“后学”留痕:后现代史学在国内的传播、实践及影响[J]
.东岳论丛,2021(1):65-74.
被引量:2
2
凌一鸣.
打开历史现场的钥匙——评《民间历史文献整理概论》[J]
.古籍保护研究,2021(1):197-206.
3
王晓葵.
“风俗”概念的近代嬗变[J]
.文化遗产,2010(3):129-138.
被引量:13
4
李二苓.
“新史学”之路:区域社会史研究的追溯与反思[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1):303-307.
被引量:3
5
陈岗龙.
钟敬文先生与《歌谣周刊》[J]
.民族艺术,2002(2):40-49.
被引量:5
6
吴怀祺.
史学话语权与20世纪的中国民族史学——兼说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J]
.安徽史学,2006(4):5-13.
被引量:2
7
黄国信,温春来,吴滔.
历史人类学与近代区域社会史研究[J]
.近代史研究,2006(5):46-60.
被引量:52
8
虞和平.
2005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J]
.近代史研究,2006(5):71-91.
被引量:1
9
张士闪.
从参与民族国家建构到返归乡土语境——评20世纪的中国乡民艺术研究[J]
.文史哲,2007(3):17-28.
被引量:35
10
桑兵.
近代中国的新史学及其流变[J]
.史学月刊,2007(11):5-28.
被引量:28
同被引文献
58
1
杜正胜.
从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学革命及其与胡适、顾颉刚的关系[J]
.中国文化,1995(2):224-237.
被引量:40
2
桑兵.
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社会学人类学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J]
.中国社会科学,2005(1):191-204.
被引量:65
3
施爱东.
私情歌谣与《吴歌乙集》风波[J]
.民俗研究,2001(3):27-39.
被引量:8
4
余介方.
容肇祖与中大《民俗周刊》[J]
.民俗研究,2001(3):40-47.
被引量:4
5
刘小云.
知行两相难:史禄国云南调查事件探析[J]
.学术探索,2007(4):112-117.
被引量:7
6
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与历史[J].清华学报,1930(1).
7
王汎森.容肇祖与历史语言研究所[A].新学术之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纪念文集:上[C].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98.
8
容肇祖自传[A].容庚.容肇祖学记[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9
张荫麟.评《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论文[A].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2集第19期[C].1928年3月6日.
10
顾颉刚.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周刊缘起(1926年12月29日作)[A].宝树园文存:卷一[C].北京:中华书局,2011.
引证文献
2
1
刘小云.
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与现代学术转型[J]
.史学月刊,2009(10):90-96.
被引量:3
2
李欣荣.
疑古后续:容肇祖与近代民俗学运动的离合[J]
.齐鲁学刊,2015(5):41-47.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陈元.
近百年来关于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研究述评[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5(1):54-59.
2
王传.
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与新史学[J]
.史学月刊,2013(3):97-111.
被引量:1
3
刘平,郑大华.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述评[J]
.广东社会科学,2016(6):101-111.
1
李廷勇.
钱穆与中国古史考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4):96-101.
被引量:2
2
王文清.
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歈越吟[J]
.学海,1991(5):90-94.
3
同里[J]
.苏州杂志,2009,0(3):97-97.
4
卢志丹.
毛泽东如何研读国学经典[J]
.决策与信息,2010(10):65-66.
被引量:1
5
吴大顺.
论东晋民间俗乐的发展变迁[J]
.船山学刊,2009(4):159-162.
6
余英时.
“国学”与中国人文研究[J]
.国学学刊,2011(2):5-12.
被引量:5
7
落日湛蓝.
亚洲10国吃喝玩乐之:玩的就是心跳 小吴哥上看日落[J]
.旅行者,2006(10):89-95.
8
张勇.
西学冲击下的自省——晚清乡土志兴盛原因再探[J]
.巴蜀史志,2009(3):14-16.
9
张文江.
《史记·太史公自序》讲记(六)[J]
.上海文化,2014(6):111-117.
10
王文宝.
一代民俗学巨擘顾颉刚[J]
.文化学刊,2006(2):153-155.
被引量:3
民俗研究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