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两岸诗歌语言的差异及其成因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诗歌的语言表达有两大系统,一是意象性,一是音乐性。在台湾,在这两大系统里,分别达到最高境界的是洛夫和余光中。目前,在大陆,在许多中青年手里,在生命意识和语感的幌子下,口语诗已经蜕变成了"口沫诗"、"口水诗"、"顺口溜"。没有思想,没有修辞,没有音乐,没有诗;只有口语。写诗要有底线,在诗歌中应用口语也是如此,要把泥和沙分开,还要把鱼和龙分开。口语在入诗之前,应该先进行沙里拣金的工作,然后,对"言"进行一定程度的"文"的工作。不一定让口语变成美语,但一定要把它变成诗语。否则,口语入诗将使诗变成非诗。
作者 北塔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9-133,共5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余光中.《缪思未亡》.《联合报》,副刊1994年8月28日.
  • 2杨宗翰.《暖昧流动,缓慢交替--关于“台湾当代十大诗人”》.《新诗评论》第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9页.
  • 3洛夫.《创世纪的传说》.《创世纪》,创刊50年纪念特大号,2004年10月.
  • 4沈奇.《从“大中国诗观”到“天涯美学”--与洛夫对话录》.《沈奇诗学论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3页.
  • 5江弱水.《孤独的舞者,没有背景与音乐--从欧阳江河序读北岛诗》.《抽思织锦--诗学观念与文体论集》.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第94页.
  • 6沈奇.《世纪交替的诗之摆渡--<九十年代台湾诗选>序》.《沈奇诗学论集》第3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1页.
  • 7江弱水.《硬语盘空,又何妨软语商量?》.《抽思织锦--诗学观念与文体论集》.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
  • 8西川.《炼金术》[J].诗探索,1994,(2).
  • 9陈仲义.《海峡两岸:后现代诗考察与比较》.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编.《中国诗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8页.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