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江西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文章通过实践和参考有关资料,着重分析了发展江西省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关对策。
作者
刘小三
余喜初
机构地区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出处
《农业科技管理》
2008年第2期28-30,共3页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江西省
现代农业
制约因素
对策
分类号
S-01 [农业科学]
F32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8
1
刘志澄.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J]
.农业经济问题,2003,24(4):4-8.
被引量:33
2
张力,王晓玲.
后过渡期江西农业发展策略探析[J]
.价格月刊,2006(12):7-8.
被引量:1
3
李剑富.
江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J]
.农业经济,2006(12):62-64.
被引量:5
4
孟文,王健.
山东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势及思路[J]
.发展论坛,2002(9):42-43.
被引量:4
5
焦丽艳,胡雨村.
江西省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系统研究——“一村一品”模式的定位与措施[J]
.现代农业,2007(1):46-47.
被引量:10
6
盛宝柱.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江西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J]
.技术经济,2004,23(8):47-49.
被引量:1
7
陶龙红,余庆来,李成.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5):338-340.
被引量:3
8
郭柳华,陈智辉,冷喜芬.
江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61-65.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张燕.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及对策[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3(10):38-39.
被引量:1
2
谢玉红.
中国农业社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J]
.中国经济问题,2005(2):59-63.
被引量:3
3
陈东琪.
未来15年中国就业的困境与战略选择[J]
.经济研究,1995,30(1):53-57.
被引量:17
4
吴海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十个结合[J]
.中国农村经济,2006(1):23-27.
被引量:31
5
张薇,张月水.
江西开放型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
.价格月刊,2006(8):9-12.
被引量:3
6
韩志荣.
工农三大剪刀差及其现状分析[J]
.经济研究,1996,31(10):57-61.
被引量:25
7
卢良恕 刘志澄 王东阳.国家“十五”863计划“现代农业高技术领域”建议[M].,..
8
[2]翁鸣.壁垒,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长期挑战[N].国际商报,2003-03-23.
9
韩俊.中国三农100题[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10
江西统计局.江西农村经济年签(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共引文献
52
1
李瑾.
沿海发达地区现代农业目标的实现与对策[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25(5):25-28.
被引量:2
2
何忠伟,蒋和平,陈艳芬.
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阶段定位及其发展策略[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4,12(3):9-12.
被引量:8
3
信军.
突出区域类型特点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6):473-475.
4
杨敏丽,白人朴,刘敏,涂志强.
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05,36(7):68-72.
被引量:129
5
王青,刘冠生.
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16-19.
被引量:2
6
李芳.
依托资本市场 促进新疆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J]
.甘肃农业,2005(10):66-67.
被引量:1
7
张征华.
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机制构建[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33-34.
被引量:1
8
邓振义,孙丙寅,袁秀平.
产学研结合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作用[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17-19.
被引量:4
9
王晓,侯士元,石玉堂.
试论农业机械化与建设现代农业的关系[J]
.现代化农业,2007(5):31-32.
被引量:3
10
曹军会,贾军战,海江波,廖允成,史俊通.
陕西省“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24-27.
被引量:19
同被引文献
36
1
王桂荣,王慧军,陶佩君.
河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定结果与分析[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6(z1):306-309.
被引量:30
2
梁俊芬.
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综述[J]
.云南科技管理,2005,18(6):60-62.
被引量:4
3
曾福生.
论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2(4):392-397.
被引量:14
4
李剑富.
江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J]
.农业经济,2006(12):62-64.
被引量:5
5
胡恒洋,刘苏社,张俊峰,邱国军,蔡平.
关于现代农业建设的认识和政策建议[J]
.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07(7):11-15.
被引量:15
6
Cobb C,Douglas P · A. Theory of produc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Supplement March, 1928, (18) : 2033-2038.
7
张建成,金桂英.
现代农业的内涵、特点与发展动力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7(11S):346-346.
被引量:8
8
谢艳艳,李新文.
甘肃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与提升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767-9768.
被引量:2
9
刘志成,曾祺.
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选择[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906-10907.
被引量:5
10
饶光明,吴忠俊,丁思颖.
重庆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中的直辖效应[J]
.软科学,2008,22(1):42-46.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4
1
胡珍,盛劲松,左莉.
新余市新农村建设中的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
.新余高专学报,2009,14(6):5-8.
被引量:1
2
郑逸芳,何少芬,苏宝清.
县域农业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杭县水稻生产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0):439-443.
被引量:3
3
雷玲,张召华,王礼力.
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基于C-D生产函数[J]
.技术经济,2011,30(5):59-63.
被引量:14
4
耿雯倩.
陕西省农业灌溉现状及问题分析[J]
.经济师,2018(9):161-16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蒙永亨,文明礼,汪水兰,刘华明.
民族地区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以广西为例[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0):2443-2447.
被引量:2
2
田云,李波,张俊飚.
我国水稻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度[J]
.统计与决策,2012,28(2):93-95.
被引量:5
3
万忠,张超,方伟.
广东省水稻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二次分离[J]
.技术经济,2012,31(2):63-67.
被引量:3
4
徐君.
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J]
.技术经济,2012,31(3):72-75.
被引量:41
5
李富荣,赵维.
渭南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4(3):41-43.
6
高孝伟,孔锐.
2004—2012年青海省经济增长因素贡献分析[J]
.资源与产业,2015,17(4):106-110.
被引量:3
7
徐田阳,赵瑞莹.
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产品出口关系实证研究[J]
.科技和产业,2015,15(10):124-127.
8
覃京增.
农村地区职校实训模式浅探[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0(45):13-13.
9
曹树刚,魏亚星.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9(2):25-33.
被引量:6
10
王艳丽,朱家明.
基于C-D生产函数的安徽省经济增长实证研究[J]
.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32(3):122-124.
1
蔺俊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7(4):35-37.
2
李莉.
当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306-7306.
被引量:12
3
谢倩,马长海.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J]
.特区经济,2010(8):179-181.
被引量:1
4
姚远.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因素与对策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15,0(14):256-257.
被引量:4
5
周晶晶.
贵州省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J]
.时代金融,2015(30):269-270.
被引量:2
6
杨娜.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J]
.科教文汇,2006(5X):187-188.
被引量:1
7
岳宗凤.
滇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以临沧市为例[J]
.魅力中国,2014(19):25-25.
8
李景霞.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7(24):33-34.
被引量:1
9
陈树元,江友霞.
农民工创业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J]
.现代企业教育,2012(2):109-110.
被引量:3
10
刘燕娜,许文兴,等.
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J]
.林业经济,2001(8):19-21.
被引量:6
农业科技管理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