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活血化瘀方剂几种配伍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活血化瘀法是祖国医学治疗大法之一,作为体现其治法的方剂目前更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根据历代医学家活血化瘀的理论与其它治则的辨证关系,并针对病机的不同来探讨一下活血化瘀方剂中活血化瘀药与其他药的几种配伍方法。
作者
刘志队
袭武
王均宁
机构地区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处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4-55,共2页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活血化瘀方剂
配伍方法
分类号
R289.1 [医药卫生—方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9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11
1
吴小明.
张仲景瘀血论治的现代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05,20(3):29-31.
被引量:3
2
陈文.
《金匮要略》活血化瘀方剂组方用药规律探析[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25(1):3-5.
被引量:7
3
夏永良.
王清任活血化瘀方剂用药规律探讨[J]
.中医药学刊,2006,24(1):95-96.
被引量:5
4
薄怀秋,高继霞.
活血化瘀法在临床上的应用[J]
.职业与健康,2005,21(11):1798-1799.
被引量:1
5
谷万里,史载祥.
气体信号分子与活血化瘀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3):262-265.
被引量:10
6
高保刚,李慧娟.
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术后腹痛50例[J]
.河南中医,2006,26(3):15-15.
被引量:1
7
张俊平.
活血化瘀论治泄泻两则[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01-102.
被引量:1
8
尹常秋,张涛,王永明.
活血化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之体会[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6,8(1):68-69.
被引量:6
9
王新宏,凌红霞,董丽.
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法并用治疗脂肪肝20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1):61-61.
被引量:5
10
覃正壮.
活血化瘀化痰开窍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昏迷60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1):1039-104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59
1
牛忻群.
桃核承气汤 老方新用途[J]
.家庭中医药,2001(11):55-55.
被引量:1
2
南晋生.
《金匮要略》瘀水证治探要[J]
.四川中医,2004,22(8):24-25.
被引量:1
3
吴承峰,刘敏.
仲景活血祛瘀剂选药配伍规律简释[J]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942-1942.
被引量:6
4
卢红蓉,宋乃光.
“脾色必黄 瘀热以行”浅释[J]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83-1883.
被引量:6
5
骆守真,姜亚军.
血瘀与中风内在关系探析[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6):481-482.
被引量:7
6
张玲,张美玲,赵建平.
大黄牡丹汤临床应用新进展[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2):29-30.
被引量:4
7
吴嘉赓,张立煌,邓银泉,蔡卫民,余永谱,刘荣华.
中药抗纤方治疗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6):356-357.
被引量:26
8
金树根,任家潍,王灵台,夏炎兴,陈建杰.
柔肝抗纤方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94,9(4):12-15.
被引量:34
9
王英杰,王宇明,胡仕琦,李梦东.
丹参注射液对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3):183-184.
被引量:9
10
徐厚谦,李应东.
莪水研究概况[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5,12(1):46-49.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43
1
金治臣,张絮雨,林华燕,秦丹奇,卫爱武.
《金匮要略》妇人腹痛治疗用药规律探析[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2,38(1):195-201.
被引量:7
2
张素杰.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治法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2007,29(7):668-670.
3
蔡光先,尹天雷,李雅,刘天舒.
超微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模型大鼠SOD、MDA及NGF的影响[J]
.湖南中医杂志,2007,23(3):90-91.
被引量:4
4
易天洪.
活血化瘀方剂几种配伍方法的探讨[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7):153-154.
5
沈思钰,张永文,董晓蕾,赵凌杰,蔡辉.
活血化瘀在神经精神狼疮中的作用机制[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25(6):3-5.
被引量:3
6
曹拥军,温伟波.
中医药防治脂肪肝的研究进展[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4):54-56.
7
华裕鹏.
中风后意识障碍的病机及治疗进展[J]
.山东中医杂志,2007,26(4):282-285.
被引量:3
8
张玉英.
中西医对过敏性紫癜的诊治近况[J]
.四川中医,2007,25(5):33-34.
被引量:5
9
赵武能,李珊,蔡锐,申可佳.
门冬清肺饮加味治疗慢性过敏性紫癜30例总结[J]
.湖南中医杂志,2008,24(2):35-36.
被引量:1
10
周大勇,赵怡蕊.
“肝肾同治”与活血化瘀在肝病诊治中协同增效作用的探讨[J]
.甘肃中医,2008,21(5):13-1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2
1
周玉和.
活血六法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J]
.中医研究,2004,17(3):50-50.
被引量:17
2
石建太.
丹参的配伍应用[J]
.陕西中医,2008,29(9):1231-1232.
被引量:1
3
郝迎旭,张代钊,张军伟.
肿瘤常见中医治法的临床应用概况[J]
.世界中医药,2006,1(1):58-61.
被引量:4
4
殷丽萍,司晓晨.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
.吉林中医药,2005,25(1):56-58.
被引量:10
5
李杰,林洪生,孙桂芝.
中医药治疗肿瘤实验研究的思路[J]
.中国肿瘤,2005,14(10):660-662.
被引量:4
6
王均宁.
活血祛瘀方剂的配伍原则探析[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1):13-15.
被引量:4
7
陈雨凤,张少华.
活血化瘀药抗肿瘤及肿瘤转移的作用机理探讨[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2):62-63.
被引量:21
8
高静东,太加斌,张彦博.
痰瘀相关与肿瘤[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4):333-334.
被引量:16
9
玉华.
中医中药治肿瘤 辨证施治有优势[J]
.东方药膳,2006(10):17-18.
被引量:2
10
陈玉龙,苗艳艳.
肿瘤病机研究思路[J]
.新中医,2007,39(4):91-92.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3
1
牛贝贝,张群娣,崔秋燕,吴遥,王彩云.
活血化瘀法运用于心血管疾病之现状[J]
.中医药导报,2009,15(1):84-86.
被引量:10
2
朱叶琼.
活血化瘀药常见配伍[J]
.科技信息,2009(19):353-353.
3
霍根红,苏宏超.
活血化瘀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
.中医学报,2014,29(5):740-74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贺建涛.
益心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6例[J]
.中医研究,2010,23(9):55-56.
2
孙慧君.
中西医结合治疗无症状型心肌缺血43例[J]
.中医研究,2011,24(2):38-39.
被引量:3
3
王永,卞慧敏,王健,万镇,赵海欣.
我院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临床应用干预前后对照分析[J]
.中医药导报,2012,18(10):80-82.
被引量:9
4
蔡辉,张群燕.
“异病同治”之活血化瘀[J]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3,42(1):93-96.
5
李为党,李庆海.
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J]
.光明中医,2013,28(4):701-702.
被引量:5
6
李保军,王红涛,苏楠.
活血化瘀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1):207-208.
被引量:5
7
马胜,刘志强,马永琛.
针药并用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20):144-147.
8
蒋维尔,徐军烈.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临床应用分析及对策探讨[J]
.新中医,2015,47(10):137-139.
被引量:4
9
曹磊.
活血化瘀治疗老年心血管病的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16,31(20):2967-2969.
被引量:2
10
唐洁,刘智慧,吴海宽,李玉琴.
我院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现状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5):91-93.
被引量:7
1
陈维梅.
桃红四物汤治疗皮肤病的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2006,22(4):45-45.
2
高中方.
浅谈滋阴与祛湿相结合的配伍方法[J]
.中医药动态,1993(2):9-10.
3
高雪梅,王红梅.
活血化瘀方剂治疗乳腺增生病130例疗效观察[J]
.时珍国医国药,1999,10(3):233-233.
4
张颖.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之我见[J]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7(12Z):128-128.
被引量:1
5
江奇玶,陈启荣.
生脉饮检验方法的探讨[J]
.现代应用药学,1989,6(6):1-4.
被引量:1
6
李华,廖倩.
对我省醋炙延胡索方法的探讨[J]
.贵州医药,1996,20(4):250-251.
被引量:2
7
林静,曹洪明,李久明,王寿希.
五倍子炮制方法的探讨[J]
.中成药,1993,15(5):19-20.
8
张苑莉.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的探讨[J]
.天津中医,1994,11(2):46-48.
被引量:19
9
杨东升.
王清任活血化瘀方治疗男科病举隅[J]
.云南中医杂志,1993,14(1):22-23.
10
赵玉芝,吴谦.
浅谈当归补血汤与气血的辨证关系[J]
.黑龙江医药,1996,9(1):56-57.
被引量:3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