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超越?乏力!——从《兄弟》看余华创作的主观意图和客观效果的悖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05年余华推出了所谓"十年磨一剑"的作品《兄弟》。《兄弟》折射出余华超越以往的决心和宏大叙事的野心,但是作品产生的阅读效果却与余华的初衷大相径庭。本文从余华试图超越但创作乏力两方面分析两者产生悖反的原因。
作者
赵倩
机构地区
宁波大学文学院
出处
《宿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90-93,117,共5页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关键词
试图超越
客观效果
悖反
创作乏力
探讨原因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黄发有.
余华的惯性[J]
.当代作家评论,2006(3):156-157.
被引量:4
2
王达敏.
《兄弟》:岂止是遗憾[J]
.文艺争鸣,2006(3):60-66.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林霆.
《兄弟》(上)的生存意识与叙事伦理[J]
.小说评论,2006(1):64-67.
被引量:2
2
李捷汶.《兄弟夜话:这个时代最大的现实是超现实》[J].上海壹周,2006,3.
3
贾平凹.《闲瞻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393—395页.
4
孙见喜.《贾平凹前卷》第一卷,花城出版社,2001年版,第525页.
5
甘丹采写.《余华回应各界质疑坚称<兄弟>让自己最满意》,http://book.sina.com.cn2006年4月4日,11:06新京报
共引文献
8
1
张莉.
河汉灿烂,如何观星?——对《钟山》“河汉观星”栏目的考察兼及对“将心比心”文学批评理念的思索[J]
.扬子江(评论),2008(4):23-30.
被引量:2
2
姚晓雷.
余华:离大师的距离有多远[J]
.南方文坛,2007(1):5-8.
被引量:5
3
江飞,余昌谷.
论新世纪小说的疼痛叙述[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6):87-90.
4
黄发有.
从人化审美到物化审美——近三十年中国文学的审美怪圈[J]
.当代作家评论,2009(3):25-38.
被引量:3
5
王侃.
《兄弟》内外(上)[J]
.当代作家评论,2010(5):40-57.
被引量:9
6
黄婷,吴培显.
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的创作转型研究[J]
.求索,2012(12):117-119.
被引量:1
7
孙萍萍.
历史也是不变的“现实”——重读余华的《兄弟》[J]
.当代文坛,2019(4):62-66.
8
朱静.
原型批评视域下的《兄弟》探究[J]
.今古文创,2024(2):13-15.
1
杨洪涛.
硬汉缺失的硬伤[J]
.人民周刊,2017(4):93-93.
2
王长才.
存在、性、笑: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世界[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17(3):29-32.
3
海梦.
作品要让人读懂[J]
.散文诗世界,2005,0(6):6-6.
4
廉茂军.
《长生殿》的创作动机与客观效果[J]
.临沂师专学报,1987,21(3):80-86.
5
牟昭.
创作与接受的矛盾——解读《丽莎的哀怨》[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3):130-131.
被引量:1
6
李启胜.
作家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的差异——从“马谡之死”、“魏延之乱”看诸葛亮形象的塑造[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1997,22(1):19-22.
7
张岩.
当时只道是寻常——论纳兰词饱含愁情的原由[J]
.考试周刊,2015,0(10):12-13.
8
穆婉姝,商学君.
鲁迅先生的“译有所为”[J]
.社会科学战线,2014(1):266-267.
9
毕德祥.
焉能只管“医驼”不管“死活”[J]
.山东人大工作,1996,0(11):46-46.
10
杨式榕.
《水浒传》续书研究史略[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2(2):83-86.
被引量:2
宿州学院学报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