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ATM机上非正常取款行为的刑法学分析——兼论类型分析方法在刑法解释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使用信用卡在ATM机上有合法依据地取款行为以外的一切取款行为可以称为非正常取款行为。本文以在发生非正常取款行为时ATM机是否发生错误为标准把非正常取款行为分为机器错误型非正常取款行为和无机器错误型非正常取款行为,并选取典型案例,采用类型分析法的刑法解释学方法,对这两种情形分别进行分析,就该类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与相关观点展开争鸣。
作者
董玉庭
机构地区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5-59,共5页
People's Procuratorial Semimonthly
关键词
非正常取款行为
方法论
刑法解释学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50
同被引文献
143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53
参考文献
2
1
刘明祥.
用拾得的信用卡在ATM机上取款行为之定性[J]
.清华法学,2007,1(4):22-28.
被引量:68
2
张明楷.
也论用拾得的信用卡在ATM机上取款的行为性质——与刘明祥教授商榷[J]
.清华法学,2008,2(1):91-108.
被引量:118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张明楷.
财产性利益是诈骗罪的对象[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5,23(3):72-82.
被引量:131
2
张明楷.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李文燕.金融诈骗犯罪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4
刘宪权.
信用卡诈骗罪的司法认定[J]
.政法论坛,2003,21(3):85-94.
被引量:30
共引文献
150
1
郑洋.
预设同意型诈骗罪的理论阐释及实践展开[J]
.政治与法律,2022(6):68-83.
被引量:5
2
李佳馨.
跟车逃交ETC通行费行为之定性研究[J]
.刑事法评论,2022(1):555-572.
3
陈冲.
占有归属与侵占罪构成要件——从错误汇款的占有归属切入[J]
.四川大学法律评论,2020(1):187-203.
被引量:1
4
王俊.
电子支付时代下财产犯罪成立的类型化研究 以支付宝为例的分析[J]
.中外法学,2021,33(3):743-761.
被引量:10
5
赵小勇.
冒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信贷产品侵财犯罪定性的教义学分析[J]
.刑法论丛,2021(1):60-86.
被引量:1
6
方涛.
行为视角下肯德基羊毛案的定性分析[J]
.西南法律评论,2023(1):37-46.
7
夏尊文.
抢劫信用卡并使用行为的定性新探——以信用卡的财产价值为视角[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21(1):176-187.
8
王榕.
诈骗罪与盗窃罪之厘清——私转他人支付宝账户钱款行为的定性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S02):40-43.
被引量:2
9
周奕澄.
非法使用他人第三方支付账户转移资金行为刑法定性研究——以支付宝为例[J]
.研究生法学,2020(3):62-74.
被引量:1
10
卢芳华.
互联网电商平台下“薅羊毛”行为的问题探讨——以果小云店铺为例[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4):258-259.
同被引文献
143
1
车浩,刘言浩,高一飞.
法律解释的扩张与限制[J]
.检察风云,2008(3):56-57.
被引量:1
2
张明楷.
也论用拾得的信用卡在ATM机上取款的行为性质——与刘明祥教授商榷[J]
.清华法学,2008,2(1):91-108.
被引量:118
3
刘明祥.
用拾得的信用卡在ATM机上取款行为之定性[J]
.清华法学,2007,1(4):22-28.
被引量:68
4
许浩.
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对实用主义法律解释观的论证[J]
.东方法学,2008(6):137-148.
被引量:34
5
陈弘毅.
当代西方法律解释学初探[J]
.中国法学,1997(3):106-114.
被引量:48
6
张志铭.
关于中国法律解释体制的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1997(2):99-116.
被引量:83
7
苏力.
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J]
.中国社会科学,1997(4):11-32.
被引量:288
8
徐岱.
刑法关怀与刑法解释[J]
.当代法学,2004,18(1):92-99.
被引量:18
9
马新福,杜宴林,孙波.
司法自由裁量权合理运作的构成要件[J]
.当代法学,1999,13(1):16-18.
被引量:8
10
张明楷.
刑法理念与刑法解释[J]
.法学杂志,2004,25(4):11-14.
被引量:66
引证文献
11
1
董玉庭.
一个话题的继续——再论许霆案的定性[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8,20(4):19-23.
2
张明楷.
许霆案的刑法学分析[J]
.中外法学,2009,21(1):30-56.
被引量:128
3
马凤春.
许霆盗窃的不是“金融机构”[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49-51.
被引量:2
4
羊震,陈洪转.
现代社会对刑法解释论的追问[J]
.法律适用,2010(8):23-27.
被引量:3
5
刘士心.
论利用ATM机故障恶意取款行为的定性——兼论侵占罪、盗窃罪、信用卡诈骗罪实行行为的区别[J]
.北方法学,2008,2(6):140-147.
被引量:6
6
刘彦辉.
也论许霆案的定性[J]
.北方法学,2008,2(6):148-154.
被引量:1
7
赵晓东.
ATM犯罪手法与预防策略浅论[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6):95-96.
被引量:1
8
陈洪兵.
滥用银行卡的刑事责任[J]
.法治研究,2013(5):27-39.
被引量:8
9
姜敏.
刑事司法事实自由裁量权规制研究[J]
.现代法学,2013,35(6):114-121.
被引量:5
10
王忠明,金建义.
浅谈涉ATM犯罪的若干问题[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09(9):92-93.
二级引证文献
153
1
冯文杰.
以刑制罪的法理与规范分析[J]
.量刑研究,2019(1):85-114.
被引量:1
2
陈璇.
刑法教义学科学性与实践性的功能分化[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28(3):144-166.
被引量:8
3
冯文杰.
以刑制罪的正当根据与司法适用——基于刑法处罚妥当化视角的分析[J]
.刑法论丛,2019,5(2):213-246.
被引量:1
4
刘宪权.
对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伪批判”的回应[J]
.法学,2020,0(1):3-14.
被引量:23
5
夏尊文.
抢劫信用卡并使用行为的定性新探——以信用卡的财产价值为视角[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21(1):176-187.
6
童德华.
特殊行为的诈骗性质探析[J]
.政治与法律,2009(7):46-52.
被引量:6
7
白斌.
刑法的困境与宪法的解答——规范宪法学视野中的许霆案[J]
.法学研究,2009,31(4):108-121.
被引量:42
8
徐立,胡剑波.
“许霆案”减轻处罚的根据与幅度分析[J]
.法商研究,2009,26(5):114-120.
被引量:9
9
高艳东.
量刑与定罪互动论:为了量刑公正可变换罪名[J]
.现代法学,2009,31(5):164-174.
被引量:76
10
孙振江.
论侵占罪的侵占对象之立法缺陷与完善——许霆案的再反思[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91-95.
1
高亚伟.
玩转工资卡让卡里的钱给你开工资[J]
.城市情报,2012(4):60-60.
2
宋志云:房产税短期内难以调控房价[J]
.股市动态分析,2012(12):82-82.
3
彭永雄,郑琳.
用他人信用卡在ATM机上取款行为的定性[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25(11):153-153.
4
张家良.
拾得信用卡和密码并在自动柜员机上取款行为的法律性质分析[J]
.西南金融,2006(9):49-51.
被引量:2
5
韩旭.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方法论启示[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2):44-48.
6
韩旭.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方法论启示[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5-9.
7
王志祥,吴恬.
受委托取款时藏匿现金行为的定性[J]
.中国检察官,2009(9):60-61.
8
季国尧,潘培东.
浅谈利用他人遗忘在ATM机中已进入用户系统的信用卡取款行为的定性问题[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11):140-140.
9
陈海芳,王雷.
拾取他人信用卡并在ATM机上取款行为应定盗窃罪[J]
.中国律师和法学家,2009,5(2):59-63.
10
国清.
我们为何“杀富济贫”[J]
.青年博览,2012(1):34-35.
人民检察
200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