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穆旦”与“查良铮”在1950年代的沉浮 被引量: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53年从美国留学归来的穆旦对新中国一度怀有陌生感与警惕心理;1957年在多重鼓励之下,久未写作的他短暂地"重现"。之后的批判可见出当时政治文化语境的效应,以及个人意志对于时代话语的臣服;也表明穆旦没有成为主要诗人,1940年代后期形成的穆旦批评空间基本上没有展开。这一阶段"查良铮"对于新中国文化建设的热切参与,丰富了穆旦的整体形象,也彰显了"查良铮"与"穆旦"两个形象的历史分离局面。这一分离本身既体现了穆旦对于新时代的应对,也是复杂的时代语境的表征。
作者 易彬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32,共12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冯至.昆明日记[J].新文学史料,2001,0(4):24-56. 被引量:14
  • 2汪曾祺.《金岳霖先生》[A]..《汪曾祺全集》:第四卷[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 3杜运燮.《白发飘霜忆“冬青”》[A].西南联大校友会编.《笳吹弦诵在春城》[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第325页.
  • 4公唐.《记冬青社》,《联大八年》,西南联大学生出版社,1946年版.
  • 5冯至.《昆明往事》,《冯至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57页.
  • 6刘北汜.《四十年间》[J].百花洲,1983,.
  • 7刘北汜.《四十年闻》.
  • 8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汪曾祺全集》,第3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70页.
  • 9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1页.
  • 10张源潜.《回忆联大文艺社》,西南联大校友会编.《笳吹弦诵在春城》,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65页.

共引文献7

同被引文献4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