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汶口文化“握牙”葬俗与拔牙古俗的巫术文化内涵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大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现的握牙葬俗和考古学发现中的另一种拔牙遗俗以及民俗、神话中的"凿齿""折齿"等等都很有近似,其根源在于远古迄至上古时期人们的原始思维中,"牙齿"已带有"巫灵化"倾向,握牙、拔牙或"凿齿"均具有巫术魇制、辟邪趋吉的文化意义。
作者
王政
机构地区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5,69,共7页
National Arts
关键词
大汶口
牙齿
巫术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4
1
张长寿.
西周的葬玉——1983~1986年沣西发掘资料之八[J]
.文物,1993(9):55-59.
被引量:6
2
韩康信,潘其风.
我国拔牙风俗的源流及其意义[J]
.考古,1981(1):64-76.
被引量:43
3
朱 狄著.原始文化研究[M]. 三联书店, 1988
4
[英]弗雷泽(FraZer,J·G·) 著,徐育新等 译.金枝[M].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7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韩康信,陆庆伍,张振标.
江苏邳县大墩子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J]
.考古学报,1974(2):125-141.
被引量:52
2
夏鼐.
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J]
.考古,1977(4):217-232.
被引量:161
3
颜訚.
西夏侯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报告[J]
.考古学报,1973(2):91-126.
被引量:63
4
韩康信,张振标,曾凡.
闽侯昙石山遗址的人骨[J]
.考古学报,1976(1):121-129.
被引量:55
5
颜訚.
大汶口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报告[J]
.考古学报,1972(1):91-134.
被引量:65
6
华西.
仡佬族的民族来源和迁徒[J]
.民族研究,1960(6):43-45.
被引量:2
7
张银运.广西桂林甑皮岩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人类头骨[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7,15:4-13.
8
吴新智.广东增城金兰寺遗址新石器时代人类头骨[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8,(3):201-204.
9
张振标.从野店人骨论山东三组新石器时代居民的种族类型[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0(01).
共引文献
47
1
李法军,林雪川,杨根文,张蜀益,徐新民.
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M131个体的体质特征与颅像复原[J]
.南方文物,2023(1):274-280.
2
韩康信,董新林.
香港马湾岛东湾仔北史前遗址出土人骨鉴定[J]
.考古,1999(6):18-25.
被引量:11
3
张君.
湖北枣阳市雕龙碑新石器时代人骨分析报告[J]
.考古,1998(2):76-84.
被引量:12
4
杨式挺.
试论西樵山文化[J]
.考古学报,1985(1):9-32.
被引量:26
5
杜金鹏.
试论大汶口文化颍水类型[J]
.考古,1992(2):157-169.
被引量:59
6
韩康信,潘其风.
古代中国人种成分研究[J]
.考古学报,1984(2):245-263.
被引量:54
7
吴汝祚.
大汶口文化的墓葬[J]
.考古学报,1990(1):1-18.
被引量:5
8
宋镇豪.
商周干国考[J]
.东南文化,1993(5):53-66.
被引量:10
9
韩康信,潘其风.
广东佛山河宕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人骨[J]
.人类学学报,1982,1(1):42-52.
被引量:39
10
王心喜.
江南地区原始文化由海路输入日本论[J]
.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6(1):32-39.
同被引文献
27
1
戴平.
《中国民族发饰》前言[J]
.戏剧艺术,1998(4):82-89.
被引量:2
2
王恩田,李盛奎,吴文棋,吴诗池.
山东茌平县尚庄遗址第一次发掘简报[J]
.文物,1978(4):35-45.
被引量:16
3
韩康信,潘其风.
我国拔牙风俗的源流及其意义[J]
.考古,1981(1):64-76.
被引量:43
4
Archaeological Team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密山县新开流遗址[J]
.考古学报,1979(4):491-518.
被引量:60
5
尹焕章,袁颖,纪仲庆.
江苏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次发掘[J]
.考古学报,1965(2):9-47.
被引量:97
6
郭大顺.
玉器的起源与渔猎文化[J]
.北方文物,1996(4):14-21.
被引量:46
7
刘慧.
也说大汶口文化拔牙习俗的因由[J]
.民俗研究,1996(4):26-29.
被引量:6
8
刘景文.
吉林长岭县腰井子新石器时代遗址[J]
.考古,1992(8):673-688.
被引量:23
9
彭适凡,刘林,詹开逊.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91(10):1-26.
被引量:54
10
王国范,张志立.
吉林白城靶山墓地发掘简报[J]
.考古,1988(12):1072-1084.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3
1
范杰.
大汶口文化束发器作用新探[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5):57-63.
2
范杰.
史前獠牙崇拜摭谈——兼议兴隆洼文化牙形玉器[J]
.文化与传播,2017,6(6):31-36.
被引量:2
3
刘迎秋.
凿齿习俗内涵与原因刍议[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1):25-2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胡娟,李井岩.
从人面纹石雕像看查海文化的精神崇拜[J]
.丝绸之路,2020,0(1):60-63.
2
吴艳荣.
从“鸟日合体(日在鸟腹)”的程式化构图模式释读良渚神徽纹[J]
.社会科学动态,2023(5):97-103.
3
梁书民,许立新.
中国远古帝王详细年表与疆域通考(上)[J]
.黄河.黄土.黄种人,2019,0(9X):3-10.
1
拔牙[J]
.学苑创造(A版),2016,0(4):47-47.
2
王秀伟.
浅谈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经济形态[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1(9):106-107.
3
雷蕾.
拔牙记[J]
.大理文化,2003(1).
4
开心豆[J]
.红领巾(低年级版),2006(1):42-43.
5
艾德姆.
外国男人的名声[J]
.可乐,2007(10):72-72.
6
李春华.
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宗教习俗[J]
.华夏文化,2006(2):23-24.
7
石荣传,陈杰.
汶泗流域与胶莱平原之镞形器研究——胶莱平原大汶口文化渊源的再思考[J]
.华夏考古,2009(4):66-69.
8
金维民.
文化融合成就和谐聊城[J]
.走向世界,2005(7):8-13.
9
李全立.
太昊部落与豫东地区史前文化[J]
.中原文物,1999(2):65-67.
10
晓晨,沛儿.
西南文化名城——大理[J]
.小雪花,2010(4):44-45.
民族艺术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