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抑或“缓解”:死刑复核程序的功能评析——死刑复核程序功能之不足与补足
被引量:6
出处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0-102,共13页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参考文献21
-
1刘岚.“肖扬就死刑案件二审开庭等问题接受记者采访”,载《人民法院报》2007-03-14.
-
2[日]兼子一著 竹下守夫 自绿铉译.《民事诉讼法》[M].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
3[法]罗伯斯庇尔.《革命法制与审判》,赵涵舆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25页.
-
4[英]麦高威,杰弗里·威尔逊.《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47-348页.
-
5[英]威廉·葛德文.《政治正义论》[第二卷],何慕李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77页.
-
6[英]威廉·葛德文.《政治正义论》[第三卷],何慕李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77页.
-
7[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59页.
-
8[美]爱伦·豪切斯 泰勒·斯黛丽 南希·弗兰克 陈卫东 徐美君 译.《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共22-23页.
-
9[德]托马斯·魏根特 岳礼玲 温小洁.《德国刑事诉讼程序》[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
10邓子滨.使刑事冤案得以昭雪的制度空间[J].环球法律评论,2003,25(127):202-206.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38
-
1邱兴隆.死刑的程序之维[J].现代法学,2004,26(4):39-45. 被引量:22
-
2陈卫东,刘计划.死刑案件实行三审终审制改造的构想[J].现代法学,2004,26(4):64-68. 被引量:65
-
3龙宗智.“确定无疑”——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J].法学,2001(11):29-33. 被引量:67
-
4[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59页.
-
5.《推行乡镇政务公开,促进廉政勤政建设—尉健行同志在全国乡镇政务公开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N].《法制日报》,2000年7月28日第3版.
-
6.《刑法》第264条[Z].,..
-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5页.
-
8.《汉书·路温舒传》[M].,..
-
9陈忠林 载陈兴良 胡云腾主编.《死刑与人权》[A].载陈兴良、胡云腾主编.《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第1卷[C].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
10.《最高法将收回死刑复核权死刑辩护律师走俏京城》[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5-03-27/08305474705s.shtml,.
共引文献543
-
1姜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数额“综合认定”的理论审视和完善进路[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6):54-69. 被引量:3
-
2谢澍.从“认识论”到“认知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之科学化走向[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1):146-168. 被引量:23
-
3周洪波,熊晓彪.疑罪从无及其在刑事辩护中的有效运用[J].师大法学,2020(2):85-102.
-
4向燕.论刑事综合型证明模式及其对印证模式的超越[J].法学研究,2021(1):103-121. 被引量:52
-
5丁春燕.区块链电子数据的证据能力分析——以农业保险欺诈刑事诉讼切入[J].法学杂志,2021(5):78-87. 被引量:5
-
6向燕.刑事客观证明的理论澄清与实现路径[J].当代法学,2022,36(3):113-126. 被引量:11
-
7祝发东.诉讼证明的概念辨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91-94.
-
8刘向红.死刑复核程序的性质及弊端新探[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76-79.
-
9何磊,李卫静.论定罪标准的界定[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6(3):90-92. 被引量:1
-
10熊秋红.从英美法看我国刑事证明标准[J].人民检察,2003(5):21-2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59
-
1陈卫东,刘计划.死刑案件实行三审终审制改造的构想[J].现代法学,2004,26(4):64-68. 被引量:65
-
2周国均,巩富文.我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的特点及其借鉴[J].中国法学,2005(1):157-168. 被引量:26
-
3刘根菊.死刑复核程序的正当性及程序完善构想[J].政法论丛,2005(4):64-71. 被引量:14
-
4刘计划.质疑死刑复核权的程序功能——以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为切入点[J].法商研究,2005,22(6):34-40. 被引量:11
-
5罗智勇.死刑复核应当以诉讼的方式进行[J].法学杂志,2006,27(4):113-115. 被引量:5
-
6李洪江.《关于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有关问题的决定》的理解与适用[J].人民司法,2007(02S):13-17. 被引量:3
-
7赵秉志.我国现阶段死刑制度改革的难点及对策——从刑事实体法视角的考察[J].中国法学,2007(2):3-16. 被引量:46
-
8陈瑞华.通过行政方式实现司法正义?——对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程序的初步考察[J].法商研究,2007,24(4):96-106. 被引量:32
-
9樊崇义.要保证新律师法的贯彻实施[N].法制日报.2008-1-27.
-
10陈瑞华.中国刑事司法的三个传统——以死刑复核制度改革问题为切入点的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7(4):200-209.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6
-
1卞建林,董超.和谐语境下的刑事诉讼法学研究——2008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J].人民检察,2009(4):50-53. 被引量:1
-
2李男.死刑复核程序之再思辨——以其“诉讼化”重构为视角[J].太原大学学报,2011,12(1):32-34. 被引量:1
-
3岳宗毅.死刑二审案件的审理原则及关键环节[J].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2,28(4):55-58.
-
4魏晓娜.论死刑案件的权力配置[J].青海社会科学,2013(6):91-98. 被引量:2
-
5魏晓娜.死刑程序为谁而设?[J].比较法研究,2014,28(4):88-105. 被引量:1
-
6宣孟洁.探析死刑复核案件交由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行使[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5,28(3):28-32.
-
1李蒙.《死刑复核权收回十周年》系列报道之七:死刑复核向何处去?[J].民主与法制,2016,0(39):36-39.
-
2李蒙.《死刑复核权收回十周年》系列报道之一:死刑复核权经历了几次下放与收回?[J].民主与法制,2016,0(39):10-16. 被引量:2
-
3王瑶(摄影).后9.11的美国[J].中国新闻周刊,2006(34):22-25.
-
4王志荣.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几点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30(9):143-144.
-
5刘慧.从死刑复核权的收回看限制死刑之必要[J].法制与社会,2008(13).
-
6林霜.从“死刑复核权”收回看中国法治进步[J].人民政坛,2007(7):16-18.
-
7郭楠楠.论死刑复核权收回后复核程序的进一步完善[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3):157-158. 被引量:1
-
8李蒙.《死刑复核权收回十周年》系列报道之二:收回死刑复核权后取得了哪些成就?[J].民主与法制,2016,0(39):17-19. 被引量:1
-
9晏耀斌.废止经济犯死刑可行吗?[J].中国经济周刊,2004(34):26-26. 被引量:1
-
10王宏宇.死刑复核程序中的问题研究[J].绥化师专学报,2004,24(1):5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