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乙肝血清标志物测定室内质控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乙肝血清标志物测定(通常所称"两对半"测定),是临床实验室最常做的检验项目,其检验结果是临床医师也是患者最为关心的,因此如何做好室内质控大家也非常关心。目前多数实验室室内质控所采用的方法大体为:①用厂家提供的阴、阳性质控品作阴、阳性对照;或直接用定值质控品作质控;
作者
秦晓光
机构地区
北京煤炭总医院
出处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99-100,104,共3页
Experimental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关键词
乙肝血清标志物
室内质控
测定
临床实验室
阳性对照
检验项目
临床医师
检验结果
分类号
R512.62 [医药卫生—内科学]
R446 [医药卫生—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1
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三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98~99.
同被引文献
20
1
王支兰.
ELISA试验的质量控制[J]
.现代预防医学,2004,31(1):148-148.
被引量:8
2
王克波,杨俊,杨志俊.
ELISA试验的质量控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1):111-112.
被引量:19
3
吴时耕,万本愿,吴茂红.
89家医院检验科现场考核结果分析[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3):181-182.
被引量:19
4
郭立春,宋雅娟.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室内质量控制[J]
.吉林医学院学报,1995,15(2):21-22.
被引量:2
5
许斌,毛爱珍.
ELISA定性试验的室内质控[J]
.临床检验杂志,1996,14(3):124-125.
被引量:29
6
李金明.
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检验中应重视对弱反应性标本的确认[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7):577-580.
被引量:126
7
邹学森.重视医学检查结果互认的法律保障.医学实验室与临床,2007,14(1):45-47.
8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及配套文件[S].北京,2006,10-11.
9
MAST E E,ALTER M J.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assays: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Phase Ⅰ)report[J].Vaccine,2004,17(13-14):1730-1733.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基质效应与互通性评估指南(WS/T356-2011) [S] .2011.
引证文献
6
1
吴时耕,万本愿,贺葵阳,姜青龙.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质量控制与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可行性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2009,29(1):52-54.
被引量:3
2
万腊根,鞠北华,李俊明.
ELISA法检测HBsAg室内质控方法及结果分析[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4):354-356.
被引量:6
3
王靖,高书钰,张娜.
探讨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条件对HBsAg室内质控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8):729-730.
被引量:6
4
高志伟,江晓华.
TOXO-IgM实验室检测室内质控方法的建立[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1):43-45.
5
龚丽坤,周建明.
不同孵育时间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室内质量控制的比较[J]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12):144-145.
被引量:1
6
黄泓滟,王晓萍,类延花,武兴侠,刘旭祥.
合肥市麻疹实验室质量管理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14(7):517-52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程薇莉.
提高乙肝五项检测及结果报告准确性的几点做法[J]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1):1019-1019.
2
夏勇,吴宗华,谭佩仪,林丽英.
Shewhart—cusum质控图在酶联法检测HBsAg室内质控中的应用[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0,25(2):151-152.
3
高志伟,江晓华.
TOXO-IgM实验室检测室内质控方法的建立[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1):43-45.
4
刘培香,杨雅蓓,刘大为.
三种HBsAg检测方法检测377份血清样本结果比较[J]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2):347-348.
被引量:3
5
吴时耕,张鹰,万本愿,王文丁,姜青龙.
县级以上医院实验室质量控制与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研究[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5):519-522.
被引量:27
6
张婷,廖伟娇,刘云峰,杨小华,陈卫文,钟硕贤.
HBV标志物检验结果互认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4):498-499.
7
于强.
九江地区乙肝病毒检测结果模式变化探讨[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1):89-90.
被引量:2
8
孙蜀勇,廖蓉,龚弘局.
三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临床应用及评价[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4):437-438.
被引量:3
9
王新梅,邓雪莲,薛萍.
无偿献血者HBsAg筛查阳性结果确证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2013,26(5):458-460.
被引量:1
10
谭立明.
ELISA法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4):300-305.
被引量:49
1
宗时春.
大学新生乙肝标志物测定的调查分析[J]
.宁夏医学院学报,2003,25(1):59-61.
2
迟宝荣,孟祥伟,李波,刘军,马淑霞,王英凯.
PCR技术检测HBV DNA对降低输血后肝炎发病率的研究[J]
.吉林医学,1994,15(1):16-17.
3
徐建民.
血清标本存放时间对HBV与HCV标志物测定结果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7):3319-3320.
4
许顶立,邓瀚.
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和外周血标志物测定的价值[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7,13(5):223-226.
被引量:4
5
田万林,余道军,胡守峰.
溶血对乙型肝炎五项血清标志物测定的影响[J]
.蚌埠医学院学报,1998,23(3):191-192.
被引量:1
6
史云燕,许晓国.
检测透明质酸在乙型肝炎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22):134-134.
7
马蒲梅.
一贯煎治疗乙型肝炎56例[J]
.光明中医,2008,23(3):327-328.
被引量:7
8
刘微,毛齐学,刘文秀,张宏宇.
乙肝病毒Pre-S1抗原与HBeAg和HBVDNA之间关系比对[J]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3):78-79.
9
夏国新,梁锋.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功能及活化分子标志物测定[J]
.微循环学杂志,2010,20(1):64-64.
被引量:3
10
于永敏.
26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与生化指标测定及其意义[J]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0):62-63.
被引量:3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