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粳稻镇稻10号的优质高产育种策略及保优栽培技术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镇稻10号优质与高产相结合的选育策略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优质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
作者
林添资
景德道
刁立平
龚红兵
盛生兰
张继本
胡春明
钱华飞
周义文
余波
机构地区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37,共2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6BAD01A01)
江苏省高新技术项目(编号:BG2005301)
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编号:SX2005041)
江苏省镇江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编号:NY2007042)
关键词
镇稻10号
优质
选育策略
保优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1.22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83
1
徐大勇,吉建安,朱庆森.
江淮稻区水稻品种主要品质性状表现和农艺性状演变特点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4):137-141.
被引量:7
2
王金花,罗文永,陈建伟,刘元风,吴秋花,李晓方.
应用SSR和ISSR标记分析栽培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J]
.分子植物育种,2005,3(1):37-42.
被引量:43
3
刘炜,史延丽,李自超,马洪文,王坚,张洪亮.
粳型水稻杂种优势生态型与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108-114.
被引量:11
4
汤玉庚,张兆兰,张美娟.
从江苏太湖地区水稻品种的演变论高产理想株型[J]
.江苏农业科学,1994,22(6):1-4.
被引量:19
5
汤圣祥,魏兴华,江云珠,余汉勇,王一平,袁筱萍.
中国台湾栽培稻种质资源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3):433-438.
被引量:5
6
程式华,曹立勇,陈深广,朱德峰,王熹,闵绍楷,翟虎渠.
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J]
.中国水稻科学,2005,19(3):280-284.
被引量:152
7
肖小余,王玉平,张建勇,李仕贵,荣廷昭.
四川省主要杂交稻亲本的SSR多态性分析和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J]
.中国水稻科学,2006,20(1):1-7.
被引量:111
8
贺浩华,罗小金,朱昌兰,贺晓鹏,傅军如,孙俊立,张洪亮,李自超.
杂交稻部分不育系与恢复系的SSR分类[J]
.作物学报,2006,32(2):169-175.
被引量:31
9
徐大勇,杜永,方兆伟,潘启民,杨建昌,朱庆森.
江淮稻区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主要农艺和品质特性的比较分析[J]
.作物学报,2006,32(3):379-384.
被引量:45
10
张亚东,朱镇,赵凌,王才林.
稻米垩白性状与食味值的相关性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06,34(2):25-26.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5
1
林添资,景德道,盛生兰,龚红兵,刁立平,曹红.
粳稻优质食味相关性状的组群比较及育种策略[J]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8):7-9.
被引量:1
2
徐大勇,卢百关,钟环,樊继伟,罗利,方兆伟,秦德荣,万建民.
中粳水稻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Ⅰ.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特点[J]
.江苏农业学报,2009,25(2):232-237.
被引量:2
3
林添资,龚红兵,景德道,刁立平,周义文,盛生兰.
镇稻系列晚粳新品种的优质高产育种策略及启示[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9):20-23.
被引量:6
4
束爱萍,刘增兵,余丽琴,黎毛毛,陈大洲.
水稻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14(5):778-783.
被引量:26
5
韩正光,张安存,吕宏飞,滕志英,陈英,陈新红,周青.
淮北稻区优质食味水稻品种比较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2014,55(9):1341-1342.
被引量:25
二级引证文献
60
1
林添资,龚红兵,景德道,刁立平,周义文,盛生兰.
镇稻系列晚粳新品种的优质高产育种策略及启示[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9):20-23.
被引量:6
2
景德道,刁立平,林添资,李闯,龚红兵,周义文,钱华飞,余波,盛生兰.
镇稻系列品种的育种实践与思考[J]
.江苏农业学报,2011,27(6):1401-1404.
被引量:8
3
眭彬彬,赵伯康,高慧琴,殷跃军.
镇稻14号—春甘蓝稻蔬高效种植模式试验初探[J]
.农业装备技术,2014,40(5):24-26.
4
唐浩,余汉勇,张新明,魏兴华.
水稻新品种测试的标准品种DNA指纹图谱多样性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5,16(1):100-106.
被引量:27
5
毛进祥,章金明,贝亚维.
云和县2013年单季杂交稻品种比较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2015,56(3):319-321.
被引量:2
6
李勤良.
2014年富顺县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5(5):73-74.
被引量:1
7
薛文侠,陈锦珠,冯明辉.
2014年不同水稻新品种(系)在苏北沿海地区的示范效果[J]
.现代农业科技,2015(7):63-64.
8
马文礼,张亚伟,李宗泽,王思成.
宁夏引黄灌区直播水稻品种特性与品质初步比较研究[J]
.农学学报,2016,6(3):1-5.
被引量:3
9
姚栋萍,刘春林,甘玉姿,辛业芸.
部分常用水稻品种的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J]
.杂交水稻,2016,31(2):47-53.
被引量:6
10
张成林,郭志慧,张新全,白史且,张昌兵,李平,马啸.
利用SSR标记对垂穗披碱草和老芒麦进行物种鉴定和遗传变异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6,17(3):416-422.
被引量:11
1
徐济春,张晓红.
双季晚稻新品种(系)比较试验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7):79-80.
被引量:3
2
项忠兰,吴忠祥,袁祥.
“镇稻10号”机插高产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10(3):45-47.
3
秦文斌,戴忠良,潘跃平.
镇稻10号-春甘蓝润玉新品种的稻-菜种植模式[J]
.中国种业,2010(10):82-83.
4
胡春明,景德道,盛生兰,刁立平,林添资,龚红兵,周义文,钱华飞,巫章平.
水稻新品种镇稻10号的丰产稳产性及其利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3568-13568.
被引量:2
5
眭彬彬,刘冬平,茅玉兰.
镇稻10号密度与肥料试验小结[J]
.农业装备技术,2008,34(3):54-55.
6
华训成,陈远红,许柏林,杨光.
镇稻10号—春甘蓝轮作高效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6):77-77.
被引量:1
7
岑春子,王会庭.
优质粳稻镇稻10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3):201-201.
被引量:2
8
倪恒东,孙立志,陈仁政.
水稻新品种镇稻10号旱直播超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155-155.
被引量:1
9
陈志梅,夏海东,鹿红卫,赵连峰,赵树正.
浅谈玉米宜机收新品种选育策略[J]
.农业科技通讯,2016(11):37-39.
被引量:3
10
那福成.
辽西玉米自交系选育研究与现状[J]
.现代农业,2013(7):69-69.
被引量:1
江苏农业科学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