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区域空间增长结构:从双核主导到双圈联动——论双改革试验区背景下的大武汉经济区战略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理论上构建了由双核主导到双圈联动、逐步蔓延增长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国家建立双改革试验区是促进双圈形成的重大举措,是大武汉经济区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大武汉经济区必须抓住这一契机制定双核主导双圈联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划,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作者
李春洋
机构地区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出处
《学习与实践》
2008年第4期55-60,共6页
Study and Practice
关键词
区域空间增长结构
双圈
双改革试验区
大武汉经济区
战略
分类号
F20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57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吴传清.
基于成长三角理论的汉三角区域增长极营造问题探讨[J]
.学习与实践,2006(7):22-26.
被引量:2
2
陆玉麒.
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形成机理[J]
.地理学报,2002,57(1):85-95.
被引量:214
3
陆玉麒.
双核型空间结构模式的探讨[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17(4):44-48.
被引量:61
4
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
5
[日]山鹿诚次 著,朱德泽.城市地理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陆玉麒,董平.
中国主要产业轴线的空间定位与发展态势——兼论点—轴系统理论与双核结构模式的空间耦合[J]
.地理研究,2004,23(4):521-529.
被引量:49
2
刘文军.
崛起中的亚洲经济成长三角[J]
.世界经济,1993,16(11):41-45.
被引量:4
3
秦尊文.
华中金三角: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J]
.企业导报,2003(12):4-8.
被引量:6
4
湖北省社科联课题组.
关于加快湖北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的对策建议[J]
.湖北社会科学,2005(2):45-49.
被引量:11
5
周洪宇.
实施中部“大三角”战略,促进中部大崛起[J]
.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9(2):5-9.
被引量:2
6
曹云华.
东南亚次区域:新柔廖三角的形成与发展[J]
.国际贸易问题,1995(8):50-55.
被引量:3
7
严清华,吴传清.
汉三角区域增长极与中部崛起[J]
.学习与实践,2005(10):20-23.
被引量:6
8
李国平,汪碧瀛.
中部崛起中的汉长昌经济圈的构建[J]
.人文地理,2005,20(6):1-4.
被引量:14
9
杨开忠.
论我国地区发展战略的抉择——兼论地区增长极的选择[J]
.开发研究,1987(6):15-19.
被引量:4
10
徐刚.
江苏省长江沿岸港口群体的功能、格局与发展研究[J]
.地理学报,1990,45(3):275-283.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257
1
张永帅.
对外贸易与近代云南城乡市场的变化[J]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0(1).
2
陆玉麒.
基本假设重构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体系[J]
.华南地理学报,2023(1):10-21.
3
夏斯雨,晏王波,张时智,王海君.
扬子江城市群城镇空间格局监测研究[J]
.现代测绘,2023,46(4):22-25.
4
田瑾,明庆忠.
山地旅游目的地“山—镇”双核结构空间联系及耦合机理——来自云南丽江的案例剖析[J]
.经济地理,2021,41(1):212-220.
被引量:10
5
田里,杨懿,李雪松.
建立昆明——大理“双核”旅游空间结构的构想[J]
.旅游研究,2009,1(1):50-53.
被引量:9
6
江强.
江苏东陇海产业带空间重构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2007(1):238-239.
7
张品.
教育作用下的城市居住空间演化[J]
.社会工作,2010(16):57-59.
8
刘肖利,张智,贾玉连,齐述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特征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S1):12-17.
被引量:3
9
陆玉麒,董平.
中国主要产业轴线的空间定位与发展态势——兼论点—轴系统理论与双核结构模式的空间耦合[J]
.地理研究,2004,23(4):521-529.
被引量:49
10
乔观民,刘振宇.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内部人口空间流动态势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5):72-77.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23
1
王胜今.
迈向21世纪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关于城市间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几点思考[J]
.东北亚论坛,1997,6(4):1-5.
被引量:6
2
钟坚.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32(5):46-52.
被引量:2
3
徐建华,岳文泽,罗亚,谈文琦,艾彬.
我国东西部合作与联动发展的几点认识[J]
.开发研究,2004(5):4-8.
被引量:3
4
刘俊杰.
新时期粤港澳区域整合发展的若干制约因素及调控[J]
.人文地理,2002,17(4):63-66.
被引量:7
5
陶希东.
跨省区域治理:中国跨省都市圈经济整合的新思路[J]
.地理科学,2005,25(5):529-536.
被引量:46
6
谷雨.
我国区域合作的发展与评价[J]
.广东科技,2005,14(6):22-25.
被引量:3
7
韩坚.
结构转换与区域增长——中国东部与双圈联动的构想及其运用[J]
.云南社会科学,2006(3):54-58.
被引量:1
8
陈修颖,叶华.
牵引空间战略与中国的产业空间结构重组[J]
.中国软科学,2006(11):126-130.
被引量:10
9
杨建文,胡晓鹏.
综合配套改革:基于沪津深的比较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07,19(3):3-12.
被引量:11
10
朱有志,童中贤,周海燕.
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及其路径选择[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25(6):1-5.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2
1
舒波,何海燕,康晓伟.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空间布局与分维差异[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31-35.
被引量:1
2
张旭华.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联动发展的理论问题探析[J]
.云梦学刊,2012,33(6):72-7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方付建.
区域治理中改革试验区模式的发展探讨[J]
.岭南学刊,2011(2):31-35.
2
吴德进,张旭华.
中央苏区与沿海发达地区联动发展的方向与重点[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1):54-61.
1
刘井明.
在赣南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培育新型的企业运行机制[J]
.华东经济管理,1992,6(3):77-79.
2
胡旺盛.
合芜蚌自主创新区上市公司竞争能力的比较[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30(2):64-67.
被引量:1
3
本刊编辑部.
走进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J]
.中国人才,2013(5):4-7.
被引量:1
4
任真.
新的试验 新的创举[J]
.企业文明,2008(3):27-29.
5
松湖宣.
吹响集结号 共谱发展曲——松山湖(生态园)着力创建省级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J]
.中国高新区,2016,0(5):108-110.
6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升首府核心竞争力[J]
.呼和浩特科技,2011(3):26-26.
7
陈惠娟.
加快统筹城乡发展 确保收入五年倍增[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10(4):88-89.
8
李春洋.
创新区域管理体制 构建大武汉经济区[J]
.武汉学刊,2008,0(3):29-33.
9
中国未来六大改革试验区前瞻[J]
.领导决策信息,2007(14):30-31.
10
周庆行,赵文秀.
解读“两型”改革试验区[J]
.武汉学刊,2008,0(4):40-44.
被引量:1
学习与实践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